APP下载

寻找,“变革期”的商业领袖!

2018-01-02丁海骜

数字商业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领袖程度变革

丁海骜

什么是领袖?谁是领袖?为什么他(她)或者他们就是领袖?

这不仅是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被问到的最多问题,而且也是思考最多的问题。

首先,我们常常在自我反思:在一个以“商业利益”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今天,是否仅凭销售数据就能说明一家公司的卓越?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否就是领袖?

这当然是一个考量的维度:我们不能相信一个没有良性成长的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影响整个行业。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切都处在变化当中——无论是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还是IT企业不断地自我调整——所有的业绩数字都只能说明过去一个阶段的成绩,而万万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企业面对未来的能力。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才是衡量一个企业成长性的指标?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算是“变革期”的商业领袖呢?

对于企业来讲,第一是技术,第二是发掘应用场景的能力,第三是对本土市场的重视程度,第四是心态。

在以“数字化”为标签的这一轮“变革”,所有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如何利用IT工具展开。因此,无论是云计算、AI、IoT、深度学习、区块链、量子计算……都为这一轮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方向上的指引。虽然目前市场上没有一个IT产品不绑定这些名词,但是,最终能否真正将这些技术落实到应用,比拼的就是对这些技术本身是否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简单涉猎就宣称自己的产品应用了AI,也许短期可以吸引用户,但长期来看,消耗用户的热情和耐心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从技术到应用的临界点是恰如其分的应用场景。一个IT技术能否发扬光大,在当下最关键的是能否真正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在当下“变革期”的企业级用户和IT提供商,应用场景就意味着,不仅要对IT技术谙熟于心,更要对企业的现实业务洞若观火——这是知识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来不得半点儿虚妄。

在第二轮互联网经济时,非常多的国外电商品牌在中国折戟沉沙。无论是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ebuy,还是至今仍在苦苦挣扎的亚马逊电商,其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和技术本身,是其对中国市场不够体贴,对中国用户的习惯不够体谅。在当前买方主导的IT市场,无论是哪个IT厂商,都没有权利要求用户适应自己的“套路”:给用户个性化需求以足够的尊重,给地区用户足够平等的对待,才是真正能够打动用户、敲开区域大门的最佳方式。

IT市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学习了更多互联网公司的“经验”:所有的事情都追求快。技术研发要快,市场推广要快,产品整合要快,用户增长要快……这种整个行业的快,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来的不是对用户的推动,而是一种更加浮躁的情绪——用户会担心:在这种不断加速中,自己是不是无意中成了被各种概念、噱头收割的韭菜?实际上,对于整个IT产业来讲,变革期,应该提倡的,一定是稳。因为企业级用户完全不能接受因为IT系统的改变,而影响自身的业务。

而对于处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企业管理者,本身一定都是优秀的,但是从优秀到卓越,再从卓越到领袖,显然,同样需要更多的其他人不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第一,勇于改变。公司转型的力度在于决策者的决心,而决策者转型的动力来自对于新兴技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企图心。事实上,对于IT产业来讲,改变就需要放弃掉以往的成绩和辉煌,一切歸零。很大程度上,这需要绝对的自信。更何况,一位领袖人物,不仅要主动迎接改变,还要带领一场改变。

第二,业务知识和商业智慧。IT行业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商业环境、供需关系、竞争关系等内在环境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领导者是否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用户经验和商业谋略,能够真正从更大的范畴内,调动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打破狭隘的竞争思路,真正建立起共赢共生的生态圈。

第三,拥有更积极商业价值观。我们常常讲,一个人在职场上能走多远,是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而一个企业的产品逻辑、商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一个行业领袖,一定不仅是一位对改变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更应该是一位行业正确商业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并凭借所建立的规则,带领一个行业走得更远。

登高一呼,应者如云……不仅是在传奇小说当中,实际上在现代的商业环境当中,我们亦需要这样的“领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领袖。而领袖的价值,是在众人皆探索的过程中,指明未来的方向;是在变化的环境中,传递不变的价值观。

无论这个“领袖”是技术、产品、服务,亦或是真正具体的人,他都被这个时代需要。

猜你喜欢

领袖程度变革
卷首语
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林伟民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THE JAZZ AGE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