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技术产业化的安全问题现状及未来

2018-01-02曾昊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核技术未来安全问题

摘 要:自福岛核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对核产业的发展政策作出改变,我国加强了对核辐射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视。核技术在我国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核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为确保环境安全,保障群众健康,在新形势下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增加和升级需要克服更多技术难题。本文通过了解我国核技术实践现状与核产业发展态势,对目前核产业发展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方面建议,以期能为核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产业;核技术;安全问题;现状;未来

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核电发电量超过电力总量的16%,次于热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位居第三。但核电站生产对环境影响最小:就温室气体排放而言,核能发电仅是同规模热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1%和6.25%;就放射性物质而言,核能发电仅是同规模燃煤电厂的1%。核能在稳定性、经济性和清潔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最近几十年里我国核能迅速发展,从2009年核能发电量不到总量的2%,到2015年的2.8%,我国核能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核能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核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我国核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世界各国对核政策都或多或少作出改变,我国也暂缓了核电建设工作,并开展大规模安全检查。国内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核电发展方面投入太大,现已面临铀资源短缺、保障力量不足等问题,应趁此机会调整策略,减缓核能发展步伐。但核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停滞的,福岛核事故的确为全世界核能发展敲醒了警钟,却不能因噎废食,完全放弃核技术研究,核能依旧是解决我国实际问题,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核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无损探伤等医疗技术的探索。随着各类鼓励核产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我国开始加快发展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核技术开始与国内民用产业相结合,以此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我国核技术在几年内得到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石油、工程、食品、农林等行业。到目前为止我国核技术企业数量达5.5万,放射源数量达9.7万。核技术在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我国核技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快速发展,迅速应用于各类行业,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核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监管、废弃物处置、识别与恢复等方面。第一,我国核技术企业数量大,放射源多,核技术应用范围广。但专业监管人员数量却严重不足,分布到各应用单位的专业监管人员仅有一个或两个,非专业人员进入团队,导致监管团队专业性水平难以控制,放射源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第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放射源共20余万个,在用数量仅一半左右,剩下的10万多个放射源需要进行处置。但现阶段我国基层核技术企业对放射源的处置技术不够成熟,最常采用的处置方法是置于当地废弃仓库,降低企业安全隐患,但当地废弃仓库却面临极大危险,如果处置不及时,疏于管理,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第三,放射源一旦遗失只能借助相应仪器识别,我国弃用的放射源数量众多,其中非法遗漏的无主放射源可能会混入废弃金属中难以被发现,被人误取后造成严重辐射伤害,近年来这类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巨大损失和恶劣影响。

2.核技术产业化的未来发展路径

2.1强化安全监管

严格执行安全条例,开展监管工作,构建监管体系,并结合施工环境对安全措施进行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加大基层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力度,其次以专业安全监管人员为核心建立监管队伍,最后加强行政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另外可以定期组织全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2加强放射源检测

构建检测网络,加强废弃物检测,杜绝各类放射源流出企业或单位。另外在各城市入口设置检测装置,避免放射性物质混入金属材料中进入各城市。城市内各金属冶炼企业也应对入厂材料进行放射物检测。同时制定妥善的处理流程和方案,与当地政府相互配合,促进方案实施。

2.3提高废弃放射源处置能力

我国核产业发展时间较短,速度较快,缺乏相关安全技术与处置经验。可以借鉴国外成熟技术,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提高废弃放射源处置能力。核产业单位或企业可以与政府相互配合,通过协调当地废弃金属回收和重加工等工作,加强对遗失放射源的搜寻和处置。另外可以建立放射源处置基金,为提高处置能力提供经济保障。

3 结语

我国核产业发展一直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相互联系,各项核能发展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补充。核能是现阶段解决社会能源需求,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对国际减排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武器。中国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要保证人们的日常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核能将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郭晓莉. 中核四零四——戈壁滩上的中国核城[J]. 中国核工业, 2011(6):26-27.

[2] 陈润羊,马雪. 甘肃发展核产业的对策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 2013(1):64-73

作者简介:

曾昊,出生年月:1990年5月24日,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西省南昌市,当前职务:环境影响评价部技术员,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核技术、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核技术未来安全问题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身边的核技术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
《核技术》收录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