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自己

2018-01-02宋海若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写作文成语报纸

“恭喜海若,作文再一次登在了《作文周刊》!”此时,看着散发出油墨清香的报纸,记忆又一次清晰起来……

我一直挺喜欢作文的。小学时,我写作文没有“挤牙膏”的经历,也没有作文不及格的烦恼,因此我一直很看好自己的写作能力。然而,步入初中后,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利却充分证明了我的狂妄自大。我一度认为,是判卷的不公,老師没有认真看我的文字;是老师的愚笨,她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图。直到那一天,“孩子,你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问题呢?”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就这样,她推荐我订了《作文周刊》,让我看看同龄人是怎么写作文的。

刚开始,我抱着怀疑的态度阅读《作文周刊》,却没有想到正是这份薄薄的报纸,竟展现出一个不同的世界——

对照“作文病院”,我发现了自己作文的扣分点;品读“美文驿站”,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好文的精彩所在,感受到了自己与作者的差距,也算输得“心服口服”。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成语新解”了,小作者们丰富的想象与奇妙的改编,赋予了成语新的生命。

在与《作文周刊》相识的日子里,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确实有许多不足,《作文周刊》也成为我日日期盼的报箱中那份最值得一探的“宝藏”。

但在感叹他人的巧妙构思、精妙选材时,我常常想:大家年纪相仿,为什么他们想得到,我就想不到呢?

于是,抱着一肚子的不服气,我开始努力练习写作。在《作文周刊》的引导下,我推翻了之前的作文套路,“残忍”地抛弃了陪伴我七年之久的“古板式”结构、“大脑袋”开头、“无用功”结尾,转而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力求内容充实、角度新颖。渐渐地,在阳光遍洒的书房中读报纸、练笔头,成了我学习的间隙里最喜欢的消遣方式。

一日,在《作文周刊》上,我看到了同学XX的作文,她的文笔可真美,有如山间流淌的泉水,慢慢流进我的心田;她写的人物,是那样生动;她注入的情感,让空气都多了一丝暖意;她的语言,竟能从细微之处直击读者的心灵……佩服的同时,我也跃跃欲试,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文字也能变成铅字。

于是,我开始关注《作文周刊》的征稿,然而,刚开始并不容易,我屡投屡退,看到好多同学的作文都相继上报了,更燃起了我的斗志。我秉持着“不要脸”的精神,缠着老师帮我看稿,看完再改,改了再投……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的作文发表了!

“恭喜海若,习作上了《作文周刊》!”那一刻,面对印有自己辛辛苦苦写下的文字的《作文周刊》,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依旧喜欢作文,却不再盲目自信,有意志、敢改变的宋海若!

《作文周刊》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我,而我与《作文周刊》的故事,也将继续下去……

(福建三明市列东中学,指导老师:雷碧玉)

猜你喜欢

写作文成语报纸
写作文的烦恼
报纸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拼成语
猜成语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