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音乐院校学生管弦乐团建设比较研究

2018-01-02何敏楠

音乐探索 2018年3期

摘 要: 学生管弦乐团建设的优良与否是衡量一所音乐院校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以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和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为例,对两者在作品排演周期间所体现出的排演风格、排演制度、个体团体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进而找到本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建设过程中的遗漏问题,为全面完善乐团的建设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四川音乐学院;伊丽莎白音乐大学;乐团建制

中图分类号: J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3 - 0103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3.016

在专业音乐院校体系的构成中,“学生管弦乐团”是重要的基础与组成部分,学生管弦乐团的专业水准,不仅体现出音乐院校在管弦乐合奏方面的综合水平,且是一所音乐院校影响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音乐院校都有自己的学生管弦乐团,对乐团的培养也早已成为音乐院校的常规教学内容。近二十年,与学生乐团快速发展的局面相比,学术界关于学生乐團培养建设的研究尚才起步,仅有少数学术论文涉猎到乐团组织、心理因素、技术能力等层面 {1} ,但并未进入以深度调研为基础的专题性研究。

2006年至今,笔者长期在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从事演奏工作,并在不同时期兼任乐团的技术指导、艺术指导、乐团管理者等角色,因此有机会从不同侧面对学生乐团的作品排练、学生培养、乐团建制、内部结构等情况进行深度的参与式考察。2013年9月到2014年1月,笔者赴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进修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同期以研修生身份完整深入参与到该大学学生乐团的常规性排演活动中。在此期间,与乐团合作排演完成了雷斯皮基的《罗马的松树》、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等作品。整个学习和参与过程使笔者深刻体会到中国与日本专业音乐学院在学生管弦乐团的培养建设中的共性与差异,以及这种共性与差异对乐团成员之个人成长、乐团作品呈现以及音乐院校管弦乐团梯队建设的影响。

本文以中日两个典型的音乐院校学生管弦乐团实地考察为基础,透过对中日音乐院校学生管弦乐团建设比较研究,试图为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管弦乐团寻找更理想的建设方案。本文将要具体谈及的两个学生乐团分别是中国“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 {1} 和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对此二者进行比较的意义有三点:其一,对于中国和日本文化而言,管弦乐团均属外来文化,东方文明在当代接受、内化并传播一种外来音乐形式,其间定然存在相当的共性基础;其二,从纵向来看,四川音乐学院和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在中国和日本均属于典型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各自代表了中国和日本大多数音乐院校的基本面貌,其学生管弦乐团的现实情况也具有相当的同类典型性;其三,从横向来看,这两所院校专业结构与水准相当,学生管弦乐团作品难度相似,但其在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作品排演、乐团建制等方面各具明显个性。综上三点,笔者认为对此两者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关于这一话题,笔者曾发表研究文章 {2} 集中讨论了学生乐团制度建制问题。与这一视角不同的是,本文以实地考察实录为基础,将对学生乐团的研究集中在作品排演过程、排演制度与排演方式三个侧面,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音乐环境、团队建设、心理问题等乐团建构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一、以作品排演为周期的考察与实录

为了更体系化地呈现两个乐团培养方式的差异与共性,本文以两部难度相仿的作品排演为周期,通过参与式考察,以实录的方式呈现学生乐团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重要细节。在排演过程中,笔者直接参与到乐团的整体运作,从乐团的构成、作品的选择、初排的步骤、指挥与乐团的关系到作品的展演等各方面,均通过直接参与,体会到中日两个学生乐团之间明显的张力。

(一)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排演实录

2014年年初,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时任指挥提出乐团排演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同年3月开始实施,乐团计划以3个月为周期,完成对这一作品的排演,并在2014年6月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公演。之所以选择这个作品,一方面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结构严谨且旋律优美,另一方面这部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乐团管乐和弦乐声部的交融及平衡。

整部作品计划以3个月为排演周期,将这一周期细分为准备、初排、联排、成型与音乐会五个阶段。在表1中,笔者详细整理了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排练时间、排练次数及排练的具体内容。

以初排阶段第三节排练课为例,下文将通过对此次排练的实录,呈现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排练的一般情景细节。此次课程的主题是排练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指挥强调音准、节奏、发音法以及音色融合的问题。

在乐章开始处,指挥要求大提琴用暗淡的音色演奏主题,同时注意音乐的流动性;在第17小节指挥一再强调圆号、长号、黑管和大提琴的音色融合,需要管乐声部略轻一些,能够听见大提琴的音色;在第18小节指挥提示长笛的音色如同鸟鸣,要注意音色的优美质感;在第28小节指挥提示第一小提琴节奏需要稳定,不要急促;在第31小节指挥要求注意在第一拍、第三拍上的节奏重音;B段指挥要求中提琴节奏稳定,第一小提琴的节奏要和下面的震音吻合在一起;第47小节指挥提示第一小提琴注意节奏的准确;D段指挥提示第二小提琴的三连音发音法:用自然跳弓在中弓先拉均匀,再离弦跳;在第85小节指挥要求第一小提琴注意G音三拍渐弱,保持力度;在第89小节指挥要求圆号保持重音;第106小节指挥强调慢练,要求第一小提琴在高把位每个音需要演奏得饱满;第182小节指挥要求第一小提琴用跳弓演奏活泼的旋律;第207小节指挥要求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圆号的顿音需要融合在一起;第219小节指挥提示第一小提琴注意节奏重音,铜管声部用英雄史诗般的情绪演奏,充满力量感。在整个排练过程中,指挥一再强调对各声部细节的调整与对整个作品风格把握之间的关系。

指挥用了约45分钟排练第一乐章各声部细节,但在最后合成阶段,指挥发现许多细节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演奏状态仍相当不稳定,于是重复排练开头的呈示部,再一次確定各细节。经过一节课的排练,乐团对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在音准、节奏和声部交替部分基本准确完成任务。以这一次排练的排练实录为例,可以看到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在排练中,指挥的要求包含发音法、音色融合、声部交替等具体要求,但如果学生们对分谱和总谱不甚熟练,集体排练时需要在熟悉乐谱上耗费一定的时间。

(二)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雷斯皮基《罗马的松树》排演实录

2013年6月,乐团指挥在制定下个学期的演出方案时提出排演雷斯皮基《罗马的松树》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同年10月开始实施,乐团计划以3个月为周期,完成对这一作品的排演,并在2013年11月在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西西里安音乐厅”公演。之所以选择这个作品,一方面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风格灵动飘逸,另一方面这部作品有助于展现管乐声部的大气磅礴。

以初排阶段第二节排练课为例,下文将通过对此次排练的实录,呈现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排练的一般情景细节。此次课程的主题是排练雷斯皮基《罗马的松树》第二、三乐章,指挥强调音色、声部交替的问题。

第二乐章第1~11小节指挥要求弦乐演奏员注意旋律的起伏,特别指出揉弦由紧到松、由松到紧地表现渐强渐弱;C段第47小节指挥要求小提琴声部的跳弓干净整齐,并指出此处小提琴的音色是长笛的铺垫;F段第81小节指挥要求小提琴声部使用温暖的歌唱性的音色;M段第149小节指挥要求弦乐演奏空洞而飘忽的音色;第三乐章第1~22小节指挥要求第一小提琴尽量优美地演奏旋律,内心多体会音乐;第88小节指挥要求弦乐的节奏音型需要和长笛、双簧管的旋律相呼应。排练的最后,指挥要求将乐曲从头到尾演奏了一遍,各个细节基本正确,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初步成型,音色有层次,声部交替清晰。

以本次实录为例,由于日本学生们预先完成了分谱的练习以及阅读总谱的工作,熟悉了乐曲的结构,因此排练时音准、节奏及声部的交替基本正确,乐曲成型时间较快。在技巧熟练的基础上,日本指挥运用更多的时间在音乐的表现上面。

二、乐团排演风格的比较

笔者以“排演风格”这一概念来概括中日两个学生管弦乐团在整体技术与艺术上的区别,并具体通过对乐团曲库构成、单曲排演周期、声部关系处理、指挥组成职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所谓“乐团曲库构成”,在本文中是指学生管弦乐团在本科阶段(从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合奏课程中,通过曲目渐进形成的一套乐团曲库。表3是2013到2015年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和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主要排演曲目,笔者以体裁为线索将其置于表中。

对比2013~2015年五个学期两个乐团的主要演出曲目,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似乎更擅长结构规整严谨的作品,整体曲目偏向于以“古典—浪漫”时期的经典大型交响乐、协奏曲、序曲为主,每场音乐会根据主题会选择2~3首同一体裁或两种体裁的曲目,巴洛克时期和现代作品较少。相对而言,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选曲更偏向于多元化的风格,除交响乐、协奏曲外,交响诗、组曲也是其常规排演项目,每场音乐会根据主题会安排4首左右的乐曲,更强调风格和趣味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甚至出现同一场音乐会跨度“古典—浪漫—现代”几个时期的情况。

曲目的“排练周期”是观察交响乐团风格的重要环节。在乐团水平相当、乐曲难度相仿的情况下,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与伊丽莎白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单曲排练周期略有差异。川音的乐团排练周期一般较长,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排练周期较短 {1} 。总长约30分钟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是典型的“四乐章”交响曲,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用8次课程完成音准、节奏、声部交替的排练,以7次课程完成音乐完整性的排练,以7次课程完成音乐表现的排练。如果各声部对分谱准备不充分,熟悉程度不够,则需要在集体排练中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熟悉乐曲,这就挤压了用于研究音乐表现的时间,乐曲成型的过程也会相对较慢。以笔者个人在日本的排演经验,时长约20分钟的单乐章标题性的交响诗《罗马的松树》,技术难度和音乐表现比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略易,但其主要难度在于展现铜管声部“辉煌”的效果。日本学生因为提前预习了分谱,因此乐曲合排时效率较高,指挥更多关注对音乐表现力的处理,乐曲成型过程较快,经过两次合排即达到了演出的标准。

“声部关系处理”是管弦乐团作品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声部关系在各个方面的平衡包括管乐与弦乐的平衡、管乐声部内部铜管和木管的平衡、弦乐声部中小提琴与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平衡、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平衡等,其中以管乐和弦乐的平衡最为重要。为了达到声部的平衡,两个乐团均采取了邀请外援的方法。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弦乐实力较强,而管乐相对薄弱,在重大演出中,指挥会邀请学校管乐专业教师作为外援来带领管乐组学生,增强薄弱声部的实力,以达到管乐和弦乐之间声部的平衡。而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管乐实力突出,弦乐相对人数较少且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则会在重大演出中邀请学校老师以及往届毕业生加入排练,以增强弱势声部的实力。

指挥是乐团的灵魂,指挥的专业水准和个人魅力影响到乐团整体的水平。邀请著名指挥家来指挥是日本音乐院校学生乐团的一项传统。历史上,桐朋学园的学生乐团曾由小泽征尔亲自带领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演;东京艺术大学的乐团则曾被著名指挥家渡边晓雄带领进行排练和演出。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也不例外,每次音乐会排练的初期和中期,学生乐团由学校指挥铃木惠里奈老师带领排练,进入排演后期则由日本知名指挥家山下一史亲自带领排练和演出。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音乐院校学生乐团有自己较为稳定的指挥,作为音乐院校教授,这一位或两位指挥会负责学生乐团的全部指挥事务。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自2012年开始由刘江博士担任指挥,现任指挥姚春城教授自2016年开始负责学生乐团工作。

三、乐团排演制度比较

笔者以“制度”两字,试图对两个学生乐团排演的整体模式进行比较,并通过对交换座位、成员考勤、成员轮替、首席擔当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交换座位是指在正式的音乐会中,每首曲目之间学生们通过交换座位的方式,在同一场音乐会中担任不同声部的职能。交换座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声部内部的交换,另一种是声部之间的交换。以弦乐声部为例,一首曲目结束后,靠近指挥的学生将会与远离指挥的学生进行座位交换。以指挥为中心,在距离指挥不同的区域,演奏者会有很不相同的音乐感受与身体感受,并会因为演奏区域的改变而重新聆听乐团,进而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这种声部内部交替的表演惯习,为锻炼并提高学生敏锐的立体听觉奠定了良好的训练与表演基础。同一乐器组的声部之间,也常常进行有计划的声部交替,典型如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之间的轮替、管乐中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的轮替。一般情况下,乐团第一声部以演奏旋律为主,第二声部以演奏和声为主,声部之间的交换可以使学生既熟悉旋律声部的演奏方式又熟悉和声声部的配合方式,从而很好地把握乐团的声部关系、音乐的内容,并习得不仅只是从自己的声部出发而是关照音乐的整体性。

乐团以乐人协作而生,学生对乐团每次集体行为的有责任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乐团正常运作的前提,“考勤”因此成为乐团的重要纪律。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设有专职乐务老师,负责每一次的学生排练考勤,且病事假会计入期末的总成绩。在纪律监督之外,事实上大部分学生们也能在兴趣、责任心和职业修养的驱使下,自觉做到准时排练。多数人能意识到排练中的迟到、早退、缺席等散漫的纪律会直接影响到排练的效率、音乐会效果,乃至乐团的整体精神面貌。与教师负责制不同的是,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考勤由学生自主组织完成,学生会在排练前20分钟到场,完成考勤、摆放谱架、练习分谱等准备活动。在笔者为期半年的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每周排练体验中,能从这周而复始的“排练前20分钟”,体会到一种学生对乐团自主性、对自身自觉性以及对合奏这门艺术的高度重视。

中日两个专业学生管弦乐团作为培养学生乐团感的基地,均以新旧成员轮替作为基本制度,但轮替方式有所不同。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弦乐专业人数较少,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弦乐学生都参加乐团,而针对较多的管乐学生则在每个学期选取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入乐团,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学生轮替。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管乐与弦乐专业招生比例基本持平,在其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中,将学生的合奏课程安排在二、三年级,每年9月,二、三年级学生将以计划内课程的方式自动进入到学生乐团中开始他们为期两年的学生乐团生涯。不过,在大提琴、中提琴学生相对较少、小提琴学生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乐团编制整体规范,会通过选拔的方式遴选出小提琴演奏员进入乐团,并适当放宽中提琴和大提琴参加合奏课的时间。

乐团的首席制度在中日两个学生乐团各有特色,但通常有“老师担当”“高年级担当”“学生轮换制”三种方式。“老师担当”和“高年级担当”是指由管弦系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担当首席,而学生轮换制则是指一场音乐会中不同的曲目由不同的学生轮流担当声部首席。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通常由管弦系老师担当首席,优势在于老师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可以更好地带领乐团、统领声部进与出、引导声部表现音乐,并保证音乐会的演出质量。劣势在于学生习惯于依赖老师制定的弓法,自我锻炼的机会减少。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首席一职采用学生轮换制,即乐团的音乐会中每首乐曲的首席皆由不同学生担任。以2017年11月17日音乐会为例,四首作品分别使用了四位首席。《纽伦堡的名歌手》由坂本黎子担当首席,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由山本一喜担当首席,雷斯皮基《罗马的松树》由加藤稚佳子担当首席,雷斯皮基《罗马的节日》由川口志乃担当首席。

四、乐团内部个体与团队建设比较

(一)个人技术与合作能力

从参与乐团的学生来看,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的演奏技术训练较为完善,部分弦乐学生个人技术比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略胜一筹。在四川音乐学院的管弦系课程设置中,每学期专设管弦乐基础技术考试,以小提琴专业为例,需要演奏单双音三个八度音阶和练习曲;同时,在期末考试中学生们会演奏协奏曲、奏鸣曲和炫技型作品,其中演奏较高难度如萨拉萨蒂、圣桑等炫技型作品,在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的考试与音乐会曲目中也很常见。相比而言,伊丽莎白音乐大学管弦系没有设置特别的技术考试,期末考试弦乐学生演奏曲目以奏鸣曲居多,与突出个人技术能力相比,他们更注重对音乐的表现。

在乐团表演中,合作能力分为“技术”与“心理”两个层面。就技术层面而言,合作能力包括聆听、协调和反应,其中聆听和协调是关键。乐手聆听整个声部演奏的力度、表情,并通过调整演奏的力度、表情将演奏融入集体与声部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心理层面排除“自我中心”观念并强化“集体意识”,进而将自己融入集体。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的个人技术尽管不突出,但合作意识和能力很强,体现在乐团排练中整体声音比较交融,很少出现个体声音影响整体协调的情况,这与学生乐团的团队精神密切相关。在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教学制度中,都非常强调团队精神,学生们在长期的团队氛围中将这种精神内化成为一种接近于本能的状态,团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自然而然的大于个人。

在笔者的体验中,因为个人演奏能力的突出而在合作能力上会略显逊色的情况,在国内的学生乐团中是存在的,这是中国管弦乐教学传承体系中对个人技术能力强调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在排练中,有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凸显自己的声部以及音色,缺少刻意的聆听会使整个声部的音色难以融合。事实上四川音乐学院校方很重视合奏课的开展,将合奏课列为专业必修课,并耗费大量资源、人力和经费,为合奏课提供场地、人员以及技术支持,目的是使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在合奏课中得以慢慢提高和改善。

(二)团队运作与管理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学生乐团的运作都主要靠学校的支持进行运作与管理。

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部分运作经费也来自音乐会募捐。乐团的学期音乐会是学校的盛事,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管弦乐团的成员会邀请校友们、赞助者们、家长们来观看。校方也十分重视,音乐会在学校西西里安音乐厅举行,学校领导和董事们均会到场观摩。学生们自发组织舞台监督、制定演出时间表、搬运钢琴等音乐会事务,并安排专人在音乐厅门口向校友和观众募集用于乐团运营的经费。同时,乐团每年会定期举行校外展演,如2013年赴福冈演出,2016年赴德国演出等等,这些演出一方面为学校赢得广泛声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团队内部凝聚力。乐团学生高度“自治”,80多个人的学生乐团在考勤、分发乐谱、修订弓指法、搬运乐器、舞台监督等方面均由学生自发完成,简而言之,其形成了一整套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指导、以老师为引导的乐团运作与管理格局。

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每学期都有自己的常规演出,演出通常在学校大音乐厅举行,由指挥老师、乐务老师进行安排、统筹、协调,邀请校领导、家人朋友来观看,同时以赠票的形式邀约交响音乐的爱好者们前来观赏。此外,学生乐团也在学校的整体外出演出计划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如2016年底受云南教育厅邀请赴昆明参加“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在为大学生带来高雅音乐的同时,也提高了乐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作為管弦系的一部分,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的管理被纳入到管弦系的整体教学管理之中,系办设有专职人员对学生乐团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但学生也会在搬运乐器、舞台监督等方面介入到乐团的日常运作中。

结 语

笔者任职于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并在学生乐团担任辅导老师与演奏员,对于专业音乐学院学生乐团的建设有长期的思考。2013年被公派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管弦系交流,便对该校学生乐团的整体运作方式充满兴趣,并希望通过深度的体验和比较,感受到两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共性与差异。在日本为期半年的经历中,笔者用心参与了每次学生乐团的排练与演出,并以调查、访问、体验等形式对伊丽莎白音乐大学学生乐团进行了深度了解。本文以作品排演为周期对中日两所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乐团进行了跟踪实录,并以此为依据对乐团的排演风格、排演制度、个体团体进行了系统比较。本文意在以学术促实践,希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学生乐团通过互相交流,在制度建设和作品进阶方面互相促进,进而使学生乐团的艺术水平和精神面貌得到提升与锻炼,为职业乐团输送更多的优秀乐团人才。

本篇责任编辑 杨迪瑞

参考文献:

[1]何敏楠.音乐院校学生乐团建设制度研究[J].音乐创作,2015(1).

[2]山田治生,李雪梅.当今的日本交响乐坛[J].音乐爱好者,2005(10).

[3]廖明智.交响乐在日本(下):以关西为例简述日本交响乐团的现状[J].歌剧,2016(9).

[4]郑小瑛.日本音乐教育一瞥[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4).

[6][美]唐·劳伦斯·米尔斯,周薇.今日日本音乐教育[J].音乐艺术,1983(7).

[7]郑培.中国交响乐团之困境与突破[J].音乐爱好者,2015(9).

[8]帖碧琳.雷斯皮基《罗马松树》交响诗管弦乐技法分析[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

[9]华冰.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10]胡宝.论团队精神及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方法[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