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风光无限好
2018-01-02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
我读闫殿才先生写有关拉萨的诗时,眼前仿佛呈现着西藏的茫茫雪山、牦牛、臧獒及珠穆朗玛峰高山的神奇山脉等景色。我读有关写拉萨、写西藏、写青藏高原的现代诗很少。我在想为什么写青藏高原的诗会这么少呢?也许不少,而地理环境因素造成我没读到。我身处海滨城市青岛。西藏距离青岛几千里,路途遥远,地域不同,人们生活方式不同,民族文化观念也有不同,可能那里的作者很少往这边投稿吧。而生活在这边的作者对拉萨,对西藏,对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陌生,感情生疏,触笔写那边的诗有难度,这么一来我读到有关拉萨、有关西藏、有关青藏高原的诗少就不足为奇了。我在读到闫殿才先生写的有关拉萨的诗时有点兴奋,情不自禁地想在诗中寻找到雪域高原光芒万丈的景象,人们生活的影子,想了解拉萨城的风貌,还有那里神奇的地理环境及作者的想法。
闫殿才先生在《布达拉宫的月亮》诗中写:
喜欢上弦月
是因为每一轮
都圆了相思
看布达拉宫的月亮
最好不要一个人
那地方冷
看着看着会遗落一地清辉
距家好几千里呢
距离最近的人却不是你
偌大一座宫殿
渐渐被上弦月占满
又被下弦月抽空
一千三百多年呢
有些人走进去笑
有些人走进去哭
脱了红尘脱了俗人
锁住光阴锁不住心
月圆月缺
宫殿或隐或现
披件袈裟吧
那样才不会冷
这段诗句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触动了我的思维,拨动着我的神经。我这种感觉一是来自对拉萨,对西藏,对青藏高原的好奇,二是来自诗句本身的艺术性。
闫殿才先生写的这首《布达拉宫的月亮》诗,写出了在异乡的寂寞,也写出了拉萨及青藏高原夜色的特色与美感,还有幽静与沉思。作者在第一小节中写:喜欢上弦月/是因为每一轮/都圆了相思。作者在诗的开篇明确阐述了喜欢上弦月的观点。
月亮是有月相的,月相主要分为四种: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月相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二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
每种月相都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到了农历初八左右,月亮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下半夜没人了西方。
闫殿才先生为什么在诗句中写到上弦月呢?我想这是因为月亮在慢慢升起的过程中变化比较大,能影响人的心情与思绪。如果不细心留意会被忽视,感觉不到,如果细心留意就能感觉到惟妙。
顯然闫殿才先生是位细心人,这也是文学创作者应该具备的观察力与基本素质。他留意到月光的变化,对上弦月产生了情的寄托,这时的月光映衬出了作者的心情。
月光如同心潮变化着。
闫殿才先生在诗的第二小节写:看布达拉宫的月亮/最好不要一个人/那地方冷/看着看着会遗落一地清辉。这段诗句写夜色中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伫立在青藏高原的拉萨城。拉萨城是青藏高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布达拉宫的文明提高了拉萨城的知名度,如同宝石似的点缀着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衬托着拉萨城与别的城市不同,使布达拉宫更加璀璨。
与众不同就是特色。
文学需要独特,创新,切忌重复与循规蹈矩。
重叠的文学作品是没有出路的。
这就是闫殿才先生诗的独特之处。也是我喜欢他诗作的原因之一。有了独特的写作素材,选对了创作角度,相对就容易写出闪光的诗句。
作者在这段诗文中明确说出了在布达拉宫观赏月亮不要一个人,一个人会越看越孤独。观赏月亮原本是好心情,恬淡的美。此刻在这里却能产生寂寞、忧伤、思念、期盼之情。这是贴切的讲述,也是真情的表达。布达拉宫在拉萨城里,在青藏高原上。拉萨这么高的海拔城市原本气温就低,空气稀薄,又是在深夜里,白天与夜晚温差又那么大,一个人赏月,能不孤独吗?在这孤独时刻,皎洁的月光照得高原一片明亮,清澈。虽然清明与明亮同是修饰月亮的,但还是有区别的.,在这样的月色里,好像人的心灵似乎也被月光洗涤过了那么透彻。
这第二小节诗文写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的第三小节中写:距家好几千里呢/距离最近的人却不是你/偌大一座宫殿/渐渐被上弦月占满/又被下弦月抽空。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下弦月。
作者在诗的第一小节写了上弦月,而在第三小节写到了下弦月,这一上一下显然是有意安排的,想用不同的月光,不同的夜色,对称的环境,呈现出心情的变化。
这时作者写到一个人在几千里之外,最近的不是布达拉宫的宫殿,不是拉萨城。虽然作者身处拉萨城中,在布达拉宫看月亮,宫殿在眼前,近在咫尺,但却说不是最近的,这是隐含着更深的诗意。我认为作者说的最近的人是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亲人,只是没有明确表达,而是暗指。
隐含有时比明确更有艺术性,更有张力。
可无论是布达拉宫的宫殿,还是几千里外的亲人,都只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只是对乡情,对亲情的遥望。现实中只有月光陪伴着作者。
月静,情忧,思绪飘逸。
月光遮掩着作者的思念情结。
这首诗的第四小节写:一千三百多年呢/有些人走进去笑/有些人走进去哭/脱了红尘脱了俗人/锁住光阴锁不住心。这段小节写着布达拉宫的经历,也写着人世间的悲情与欢笑。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经历,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伫立在青藏高原上的布达拉宫也是这样。这座拉萨城,这座布达拉宫,在世间的洗礼中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传承下来。
布达拉宫是青藏高原建筑的象征,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可这里不是人间天堂,也有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光阴能锁住人的生命与生活,可锁不住人的情感。
情感如风随处飘移。
这首诗的第五小节这么写:月圆月缺/宫殿或隐或现/披件袈裟吧/那样才不会冷。这是诗的结尾处,自然也是情感收尾的地方。
现代诗多数是在讲情或事。主要诗作者是想表达想法,抒发情怀。
闫殿才先生这首《布达拉宫的月亮》也是这样。古往今来写月亮的诗有很多,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单指借用月亮抒发感情,怀旧,无论如何闫殿才先生也不占优势的。可他写的是拉萨城里的布达拉宫的月色,毕竟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是独特的,拉萨城是独有的,在众多诗文中写青藏高原的诗又比较少,写拉萨城的诗也不多,这样就容易引起注意了。他这么选择写诗的角度,文笔的切人点,优势就明显了,如同战争中仗还没开打,地势就略胜一筹了。
闫殿才先生诗的取材是独到好处的。
闫殿才先生不只是在诗的取材上非常用心,在诗句的运用上也精雕细琢,尽最大可能展现出地域特色与风情。他在《拉萨的三月》诗中描述的也比较成功。这首诗中写:
雪和樱花一起开
故事像给女人
穿上婚纱
完美到白头
拉萨的云裹着太多神秘
转过山顶或河流
能卸下什么
比如幸福比如痛…
喜的是柳枝
掩了眉角
喜的是牛
望着山
喜的是人们盼着希望
拉萨的三月
一边往北 一边向南
半山花开 半山寒
闫殿才先生在《拉萨的三月》诗中主要是抒发心情,描写这个季节拉萨的风貌。诗的第一小节是写拉萨的三月,雪和樱花一起存在,如同披上婚纱的女人全是白色的。
白色象征纯净。
纯净是美感的一种。
我没去过拉萨,不知道那里的三月是不是白色的,是不是雪和樱花一起展现在生活中。可我认为是与不是都无关紧要,因为这是诗句,诗句是艺术。艺术不需要完全写实,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升华成的文学作品。
这首《拉萨的三月》诗,作者是有意写美好的生活与自然环境。
这首诗的第二小节是写季节转化的过程,这时拉萨城的云层好像与别的季节不同。应该说三月的季节与别的季节也是不同的。作者在这个小节中用了“能卸下什么”这样的诗句。虽然这“卸”只是一个字,却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好像万物在这个季节有了变化。但作者没说那么具体,也没落到实处,而是用了:比如幸福比如痛……这种模糊的诗句,像是有意让读者推测,留下悬念,这么一来思维空间与艺术领域就更广阔了。
作者在诗的第三小节中写了人们的生活景象,万物的面貌与精神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小节说明了拉萨城特定的地理环境。虽然拉萨城已经是三月的春天了,可是暖陽没有覆盖全部。同在一座山上风景却不同,山峰是界线,寒与暖的界线分明。山的一边是春暖花开的场景,另一边却依旧是寒气浓浓。
这种环境是青藏高原特有的。
也是拉萨城风光的一种。
我在读过闫殿才先生《拉萨的三月》和《布达拉宫的月亮》两首诗后,心情有些激动,我想去青藏高原走一走,到拉萨城看一看,如能在布达拉宫看月色,如能在拉萨三月看樱花,那就更好了。我的激情是被闫殿才先生优美的诗句点燃的,,我对雪域高原的向往有了冲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