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141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2018-01-02刘凌霞
刘凌霞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进行了阐述,且对实践进行了反思,力图通过这样的努力来探出一条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之路,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高一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我校实行“14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保障。结合自己的高一英语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进行阐述。
对高一英语老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如何使小组讨论真正深入进行而不是简单的“热闹”一番?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持久地坚持下去?在“14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导学案是抓手,集体备课是关键,小组建设是保障。我加强了以下几项要求:①备学生需求;②备教学资源;③备导学方法。主要围绕五个内容:学习目标和预设问题;自学内容及自学指导;分组讨论的探究问题;重难点知识梳理及课堂识记部分;当堂训练和检测练习。我通过对自学、对学、群学的合作互助指导,完成当堂课的问题探究,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思考;鼓励你说我讲,动口动手的有效课堂气氛;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正兵、师引兵的目标。我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可以检验讨论情况、可以发现问题、可以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引发激烈的讨论、可以为点评质疑奠定基础、可以展示在教学活动生生互教是何其重要。
科学分组、搭建平台,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发展,构建有效的班级学习小组并加以运用。“141有效课堂”班级学习小组这个战斗团队是“14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單元。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我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全面协调发展。我建立家庭式亲情关系,“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我的责任”,让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感。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力求做到每个小组平均成绩相当,有好、中、差三个层次,性别配置合理,不能全是男生,也不能全是女生,有开朗爱说的,也有内向的。说实在,这费了我不少力气,花了差不多三天的时间才做到基本合理的。这样分组后的好处就是,层次好的一部分可以带动层次稍差一点的,爱说的可以带动那些内向的,男女合理分配也有助于学习热情,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小组长扮演着小组学习的领袖、老师的助教两重角色。学习伙伴的相互影响让有效学习成为现实。明确分工,做到上课“人人有责”。小组明确后,我就开始给他们分工,只有做到人人都有事干,才能做到整体进步。首先,我先确定学习小组长,一般由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学习工作。接着选听写小组长,这个小组长一般由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负责,因为在改小组成员听写本的时候,可以加深他对单词、词组和句型的记忆,这也往往是他们最欠缺的部分。然后是作业小组长,他负责统计作业上交的质与量,这比一个科代表来统计全班的作业要有效多了,还有他也可以统计作业结果,帮助老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成与败。接下来就是活动小组长,这个小组长一般就选活泼一点的,他是负责课堂活动的组织,如安排讨论活动和讨论后的发言人等。还有一个就是背书小组长,一般是口语较好的学生来担任,每个星期完成一小段美文的记忆。当然这些小组长也可以在双方同意老师许可的条件下进行角色互换,以保持他们的新鲜感。每小组由专门记录员记录,小组长负责督促,值周的组负责监督,组长统领全局,其余组员各司其职。
奖惩分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我把他们小组的平均成绩都进行全班公布,最后一名的小组将会受到“惩罚”,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演节目,还要承担一周的英语值日工作,而第一名和进步最大的小组将发放流动红旗和奖小本子、笔等小礼物,还有“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权利。这些奖惩你别小看,学生可在乎了。每周、每月分别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每次考试后,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和学科小组进行评价奖励。
搭建平台,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有时机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采纳。在英语说、写、语法学习中小组合作的发言机会、展示机会、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会提升。
高一英语“141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反思:
1.我在所任教的高一两个班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但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班。究其原因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稍差一点,运用模式与学科特色结合上还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做好小组建设与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与学期教学进度的调控。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依然突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要实现课上高效率、课后低负担的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在以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继续去实践它,并不断完善它,努力探出一条合适且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
[2]陈勇.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