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模块,教学提升
2018-01-02章红昆
章红昆
摘 要: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高中学习的压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兴趣不高,高中体育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不强,重视不足,从模块教学的角度改进高中体育课堂,重点解决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针对性不强以及教师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高中生成长为综合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现状;对策
一、高中体育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1.高中体育教师在使用模块教学法的时候概念认知不清
有些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根本没有真正弄清楚模块教学法,总是使用了一些简单的模式以及技巧设计体育课堂,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地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常常会产生错误的教学观念,这样无法真正地引导高中生的体育学习,还会误导高中生的体育学习。由于高中体育教师无法真正地掌握模块教学法的内涵,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性格、不同优势的高中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久而久之还会使高中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再重视自己的体育锻炼,教师很难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新型的人才。
2.高中体育教师在应用模块教学法的时候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的高中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一种消极和厌倦的心理,在数据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多数高中生在体育课上旷课、早退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敷衍了事,散漫聊天,根本没有投入精力从事体育活动。存在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学校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能力下降,没有真正地制定严格的制度约束高中生,使得体育课堂无法形成一个秩序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使体育教师的模块教学法无法顺利实施。
3.高中体育教师没有在模块教育设计的时候因材施教
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体育锻炼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一些体育教师在设计模块教学法的时候没有从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体育锻炼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能力着手设计。教师在使用模块教学法的时候,要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特点安排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得高中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能够加深对高中生的了解,为之后的体育课堂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块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优化使用的对策
1.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应用模块教学法的时候,体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体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模块教学法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使教师对模块教学法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利用模塊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并为学校的体育教学配置更多专业的体育设施,建立满足学生要求的体育场地,丰富高中生的体育学习体验。
2.在体育课堂上合理设计模块教学的内容
为了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得到最佳的模块教育效果,应当在体育课堂上创造高度贴合的体育教学模块,使得体育课堂在设计和优化上体现出合理性。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羽毛球、篮球、排球划分为一个相同的教学模块,利用体育运动的相似性,在体育课堂上组建一个具有共性的教学活动。不仅如此,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体育运动的技术共性特点划分为一个相同的模块,借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高中生的学习体验。但是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设计的模块教学方式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兴趣出发,从高中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技能水平,让每一个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真正的锻炼。
3.在体育课堂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块
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模块的选择以及搭配要切实地保障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模块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让学生拥有身体锻炼的意识,综合发展自己的能力。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的模块教育也应有所提高。例如,高一体育课堂的教学以田径类运动为主,适当地搭配体操、球类运动,在高二、高三阶段模块教学设计以球类运动为主,使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互相竞技,彼此互动,体育教师也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确保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深入了解高中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正确引导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体育运动是学生缓解压力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模块教学法,让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师也在此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进行全面的评估,促进体育教学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丽萍.高中体育单元模块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06(5):12-13.
[2]巩科呈.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现状及体育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