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的回归

2018-01-02夏小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状

夏小敏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现在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人把外来文化思潮中的糟粕当做学习的榜样,面对自己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甚至还大放厥词的称之为“时尚”。对此本文从传统文化的遗失、现状、回归的意义来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状;回归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271-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传统文化如同一个民族的灵魂,其中蕴含着茁壮生长的力量。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源于五千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沉淀。西方的快捷文化虽容易为人们接受,但是其深度与传统文化文化相差甚远,不可比拟。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们面对的外来诱惑越来越多,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继承并传播传统文化。回眸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之所以能够在当今世界续演不朽神话,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有占世界近1/5的人口,不只是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不限于四大发明对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而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所拥有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遗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加强了文化经济交流,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变化。例如在教育领域,时常听到教师的抱怨,老师们抱怨现在的教师“压力山大”,学生不听话、难教,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对此我们扪心自问:“这是怎么了?是社会变得浮躁了,还是什么地方出现了纰漏?”对比古今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的根源所在,现在是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尚没有建立成熟的价值观,就过早的标新立异,错把糟粕当成精华来学习,没有去粗取精、选择识别便冒昧的追赶他人眼中的“时尚”。

二、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

从前的我们不知道网络为何物,更不懂网咖、电脑、手机、iPad等网络化的产品,那时候的人们想法简单、思想单纯,一心想着凭借优异的学习能力去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远大抱负,担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梁启超曾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少年儿童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原先沉迷于学习不能自拔,现在却是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种现象告诫我们不但要关心现代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更应关心人格与价值观的健全。继承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环节便是价值观的培养。

近年来,国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万众瞩目,这足以体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传统文化的回归理应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必须从少年抓起。如果从小就形成了一个错误的价值观,那么长大就可想而知。所以在2015年“两会”期间,姜昆就携众委员提出了一个提案:建议在小学阶段把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这是让传统文化真正的回归。

中国青年网上一篇题为《外教看不懂中国学生的西方价值观》的文章颇为引人关注,原文摘录如下:

曾在中國授课三年的法国教师皮埃尔·塔勒比最近在他的《中国学生的西方价值观,我也看不懂》一文中,谈到了他对一些中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困惑”。

塔勒比说:我的很多中国学生整日吞食着各种影视美剧,我能观察到他们被物质、消费、爱情等等东西所激发出的动力,但是很少能看到为国家的前途所激励的学生。塔勒比感叹道:“教育必须着眼国家利益,并彰显公共利益之概念,个人主义的泛滥能够毁了一个国家。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如果现在沉浸在物质享受中的中国年轻人不知道,现在所享有的这一切都是借由一个强大的国家政府的话,那么长远来看,中国的未来堪忧。”

这篇报道可以说让人深受感慨,塔勒比的话很中肯,如果我们再不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任凭这个问题发展下去,那么可以想象国家的未来。

三、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袁行霈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吸纳支流,或直或曲,或急或缓,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在传统文化的回归问题上,要求全面认识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冲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播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四、传统文化回归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岁月积累下来的,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加对民族发展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和眼界,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还可以以史为鉴,提升思想深度。总之,让传统文化回归,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的回归,既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只有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促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石雨昕.传统文化回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现代交际,2017(07).

[2]任春梅,王建彬.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2016(3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现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