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2018-01-02赵凌云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小学班主任策略

摘要: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每位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教育工作安排,还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给学生做好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疏导;小学班主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25-01

适龄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开始系统性学习之后,基本上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经历的事情复杂性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学生会逐渐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因此,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教育的任务,还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给学生做好心理疏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

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过度依恋家庭,不适应集体生活。一些小学生的生长环境中,只有四位老人和爸爸妈妈,从小娇生惯养,极度依恋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在上学后,无法适应集体生活,长时间离开家庭和亲人,就会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有的孩子虽然能够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是因为有三位教师照顾,游戏和玩是主要任务,暂时不会表现出这种情绪,一旦进入小学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1.2 情绪过度波动。一些学生对于外界的轻微刺激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反应,如同学间的大闹,和教师的轻轻批评等,他们会产生过度反应,在家里稍有不满,就会大哭大闹,甚至以绝食和离家出走等相威胁,取得好成绩就会手舞足蹈、喜形于色,成绩不力量就会痛哭流涕,这类学生,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1.3 过度恐惧与焦虑。独生子女,他们接触到的人数量有限,通常都是身边的熟人、邻居和亲人,虽然有的孩子家里也有兄弟姐妹,但是家庭人数总体上比较少,孩子的交际范围也比较小,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很强,但是有的孩子在陌生的小严重,身边都是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很容易出现恐惧的心里,不敢育人交往,过度沉默,有很强的警惕心,还有一些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学习之后,对于大型考试也会出现过度紧张的心里,担心出错,担心成绩不理想,出现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的心里,这些不良情绪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考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家庭原因。家庭因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里健康,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一些孩子养成任性、娇惯、淘气等缺点,很多家长听凭这些习惯恶性发展,逐渐形成不良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学生出身于一些特殊家庭,如贫困、单亲等家庭,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平时很沉默,不愿意和人交流等。

2.2 社会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的未来发展问题,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存在严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要求孩子无论是在考试学习中,还是在集体活动中,都独占鳌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班干部、队委会成员等。严厉的要求孩子,给孩子也造成很大的压力,很多孩子在这种压力下提心吊胆,整天闷闷不乐,有严重的心里包袱。

2.3 身心成长的客观现象。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和成长,他们的认知力水平也会不断提高,随着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的进一步开拓,他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事情,相应的遇到的困难、挑战和挫折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遭遇事情复杂性的增加。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产生茫然无措的心里,时间长了,就会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心里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3.提高小学班主任心理疏导的策略

3.1 用自己的乐观开朗感染学生。现代社会的班主任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好班级心理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对学生的人格的直接影响,能够有利于开展真正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发展,班主任的乐观开朗的人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疏导。

3.2 民主关注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学习中,班主任教师期望值主要体现在少数优异学生身上,大多数普通学生由于不需要教师特别操心,很容易受到忽视,老师对于后进生基本上从不关心,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这种忽视是不对的,班主任教师需要关心和主义所有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塑造一个积极和谐努力的环境,使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愉快和谐,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师要积极帮助所有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3 用表扬鼓励、赞赏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干扰。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正确评价和表扬以及鼓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上进心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获得的进步多么微不足道,教师都要给与他们不同形式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幫助他们树立信心,更加努力学习。

4.结语

总之,我们班主任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教学工作,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心里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注重关注他们的内心健康发展,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实现所有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燕燕,李奕华.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3)

[2] 魏晓燕,王扬,郭成.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1)

作者简介:

赵凌云(1979.2-)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本科,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小学班主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