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课堂,给予学生美术思维的机遇

2018-01-02吴晶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动权课程标准创设

吴晶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美术教学内容要注重情境化、生活化;美术教学过程要注重开放教学,把美术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构建主动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开放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创新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吸收时代精神,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当中,教师要延缓评价,尽可能的让学生尽情思考生活,自己用眼睛和心灵来感受美、发现美,自己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自己加以鉴赏和评价,并应用美术知识于实际生活当中,创造生活中的美。做到,在重视学生理解美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开放情境;美术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04-01

新《課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要使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如何使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能力得到开拓和传递呢?如何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当中让他们的小脑袋尽可能的"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呢?

下面,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1.创设轻松、自然的课堂情境,叩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巧妙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重要的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美术知识,不断激发美术的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如教学《彩色撕贴画》时,可先通过玩游戏"学动物叫声"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开始让同学们学习小青蛙的叫声。这时通过叫声,学生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还放松了很多。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就这样在无形的快乐中走进来了。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当老师说出更多的动物名称时,同学们就都沉静在叫声中了,所有的孩子都会随着叫声忘记了紧张和拘束。

正所谓,李正火教授所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教,在玩中乐,三者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以上的情境创设,强调从学生兴趣的事物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开放课堂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子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的美术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美术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交流的权力和机会,这对于激活学生的美术思维因子,促进学生的美术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开放课堂情境、把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美术思维的空间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

2.1 延缓评价,还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以往的教学,学生没说上几句,教师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美术思维。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主观能动性,有着一定的认知潜能,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见解,每个学生都会想说上几句。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延缓评价,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思考、尽兴去说。只有给学生积极探索的自由,才能使学生享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学生们自己想出了自己的方法,也说出了自己的喜欢倾向。这时,教师又加以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这样教学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2.2 注重过程,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新知识有它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若压缩这些过程,老师"讲"出结论,把教学变成"告诉",学生怎能有思维的空间?教师给他们积极思维的空间就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书上精练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过程展开,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它简单、浓缩地再现,让学生自己来发现。

如在教学让学生撕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后,老师就让学生自己说说"你撕的是什么呀?让别人来猜一猜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所谓的美术思维完全在操作中打开了。

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然后猜一猜,如果猜错了,就说明撕的图象不够明确,可以巩固学生对形的把握能力,那么,后面的作品展示时,学生的作品也会更加亮丽了。再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示总结出撕得又快又像的简捷方法。正是在这样操作、观察、猜想、修改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3.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美术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家彼德斯说过,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在当今人类面临开垦第三块处女地一-人脑的年代里,让我们给学生更多思考的自由,叩开学生美术思维的心扉,点燃他们智慧的火把吧!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国钢笔书法》,2009年11月号,总第41期。

猜你喜欢

主动权课程标准创设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浅谈夺取战役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