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2018-01-02胡兴志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胡兴志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要想真正巩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99-01

现在初中历史课在各教学科中的地位不太高,多数学生把它作为"副科"不太重视,特别是历史的人名、地名、历史年代生疏难以记住,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就是一个难题了。历史课堂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是《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明确要求。

1.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2.分组合作,探究质疑。这种方法很有效

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一起交流学习方法,互相质疑问难,不但能增加学习动力与乐趣,而且也能有助于快乐记忆。如有人看了电视剧《康熙王朝》,就在小组讨论:《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中年时期的两个重臣明珠、索额图分别被称为"明相"、"索相"……可明朝时就废除了"宰相",何来"明相"与"索相"?有人猜测:明珠、索额图因功绩显赫,可能是被康熙赐予了"宰相"的称号;有人说:不对,明珠、索额图应该是康熙帝的军机大臣……马上有人纠正:军机处在雍正帝时设立,明珠、索额图的真实身份应该是辅政大臣,称"明相"与"索相"是错误的。

3.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人新课,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断,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情节,然后指出,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4.虚构故事,情景体验

你能记得多少年以前的事?如果是几千年前的事呢?下面向你介绍一种助记方法。如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一个学生编了一则这样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一名使者到大梁(原魏国都城现河南开封)去传达始皇的命令。可他坐着马车,一出咸阳(秦国都城)驿道就变窄了,马车便不能再继续行驶,于是他改为步行天快黑时他到了洛阳,他又饿又渴,到一家小店去投宿,结果老板不要他的铜钱,他以为是老板嫌少,又加了许多铜钱,那老板还是不要,并从自己柜台下拿出几把小刀(实为刀形币),那使臣吓了一跳,因为是碰上黑店了,吓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他终于赶到了大梁,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那长官不认识秦国的文字,竞说他假传圣旨,差点要把他拿下。他好不容易逃出大梁,身上已没有分文,肚子饿了时只能沿途偷几个红薯充饥。使臣很狼狈地回到咸阳,向秦始皇复命。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听了使臣的禀报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呢?这个故事很有趣吧?其实这则故事里有几处历史知识错误,当时学生一听就指出来了。你能指出来吗?(提示:刀形币是齐国的,红薯是明朝时引进的)编历史故事很容易出现细节错误,有些历史剧里也常有这样的毛病。如果我们常这样去练习,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加强我们的文字素养呢。

5.不可忽视的情感溶入

初中生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又是独立见解形成的时期。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进行情感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教师要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使他们振奋起来,坚定地为中华崛起和腾飞读书。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中,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學活动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努力探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学生的主题地位,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历史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 改变人类社会历史的另类力量——疫病——兼谈中学历史教材应增加抗疫史话[J].刘英兰,张凯. 绥化学院学报. 2005(06)

[2] 对高中历史新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理解与体会[J]. 毛有为. 社科纵横. 2005(06)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