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山区优势开展地理直观教学

2018-01-02宋德儒杜兴忠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表象感性山区

宋德儒+杜兴忠

摘要:山区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地理感性知识不足,给地理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发挥山区自身的地形地貌、实物、气候等优势,积累地理感性素材,激发地理学习动机,为地理直观教学的开展创造条件,为提高学生地理素养服务。

关键词:地理表象;优势;直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97-01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山区学校在很多方面条件较差,要使教学效果完全达到新课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山区优势,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呢?下面,把我的思考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1.当前山区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觉得地理枯燥无味,不愿意学习地理。(2)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觉得难以理解,造成一些学习困难,越积越多,影响了学习积极性。(3)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在中考中占的比分少,学不学地理没关系。

2.当前山区地理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不论何种知识,都是事物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掌握知识就是掌握表象和概念以及他们的体系。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逻辑思维逐渐增多,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是属于经验性的,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来支持。

山区由于交通、经济相对落后,没有大型图书馆,家庭电脑网络少,外出旅游机会更少,因而缺乏获得地理表象的途径。由于缺乏地理表象这种思维的感性材料基础,再加上教学手段单调,地理教学缺乏吸引力,使他们在进行地理逻辑思维和理解地理概念时遇到困难,从而形成学习障碍,丧失学习兴趣。

(2)从地理教学论的角度来看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地理学习材料的感知觉基础之上。地理感知觉是地理知识的来源,它为其他复杂的认识活动如地理想象、地理思维等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了这种正确的感性材料,才能进一步去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与联系。

而山区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学习地理的各种感性材料很缺乏,而教学手段的单调和直观教学的缺乏,导致学生地理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3)从现代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 ,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比抽象枯燥的内容学起来要轻松的多,理解和记忆也容易的多。因此要尽量把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进行学习和记忆,要充分利用实物和身边事例来帮助我们对知识加深理解。

而山区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地理表象缺乏,造成地理学习中记忆、理解、知识运用上的困难。

3.走出山区地理教学困境的对策

充分利用山区学生身边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为其感知、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提供比较充足的地理感性材料。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让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大力开展地理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4.运用山区优势地理资源进行地理直观教学的实例

(1)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地形地貌资源,让学生实地考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特征,为学生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提供感性材料。同时可以利用台阶、盘山公路等实物,理解等高线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山脉中的岩石、化石等实物,以及山脉中的褶皱、断层等地理实物,通过引导分析,使学生理解海陆变迁及地壳运动。如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山脉中的大量石灰石,是在海洋中形成的,学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山脉在很久以前是海洋。通过观察山脉中的褶皱和断层,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地壳运动的巨大力量。

(3)通过实际观测同一时刻山顶、山脚和山地阴坡、阳坡的气温,有助于我们理解地形对于气温的影响。山顶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融化慢;山脚海拔低,气温高,冰雪融化快。而山地阴坡和阳坡气温不同主要是受阳光照射时间长短不同决定的。这样,对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理解就比较透彻。

(4)通过实地考察山地形态和地质特征,如坡度大,岩石多,有助于我们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产生原因,并思考防治措施,以及怎样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宜林则林"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同时也便于我们理解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意义。

(5)通过调查本地降水特点和水资源状况,可以加深理解修建蓄水池、自来水等水利工程对于山区的重要意义。比如某地,降水大致在1000毫米,但因為地势陡峭,很多雨水经过小溪、天坑流走了。如果冬春季节连续干旱,就会产生较严重的缺水状况,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家中的老人、小孩儿生活用水困难。

5.进行地理直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提前认真作好准备,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前,自己要提前进行考察。同时,要特别注意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运用地理直观教学要注重实际效果,做到确有实效。

参考文献:

[1] 柳长烈,心理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2] 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表象感性山区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山区修梯田》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山区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