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2魏太培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魏太培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创新教育应结合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83-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增强实验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实验

实验本身就富有较强的趣味性,但因应试观念所影响,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么是以演示实验来代替操作实验,要么就是直接讲授实验,让学生记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形同虚设。也正是因此,学生逐渐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实验,以摩擦力为例,就涉及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将滑动变为滚动、研究自行车的摩擦力、竹筷提杯子等多个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摩擦力的概念,通过实验而获得对摩擦力知识的构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为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要注重结合实验内容而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如在"大气压强"的实验探究中,教师可先准备一杯矿泉水(盖子是拧紧的),然后问学生想要让水慢慢流出来可以有什么办法,当学生想到用针刺一个小孔时,教师顺势在瓶底刺一个小孔,结果,水没有流出来,此时追问"为什么?"当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产生矛盾,他们急欲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自然会去主动探究。又如"液体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中,借助多媒体而以帕斯卡的木桶实验故事作为启发,通过故事而让学生初步了解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激发其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又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以探究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要使实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实验。如浮力教学中,下沉的物体是否有浮力,如果是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经历实验过程,记住的只是一个知识点,而若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不仅掌握了该知识点,也能理解为何下沉的物体也会有浮力的原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猜想。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例,在该实验教学中,教师先将一小车从斜面滑下,引导学生观察,小車滑下后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状态,问"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阻力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针对实验和上述问题的交流,引导学生猜想""阻力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猜想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并归纳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4.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探究实验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实验的关注力度加强,学生参与操作实验的机会也增多。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来看,实验还是多拘于课堂,课外探究实验还是较少。物理教学所要做的,并不是然给学生单纯地掌握一些书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在科学探究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倡把实验和生活联系起来,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能把探究变成日常化行为,在物理学习中多一些操作和应用,以此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点和实验来看,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如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初步了解了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课后为进一步巩固该知识点,可引导学生利用弹簧秤对生活中的物体(如食盐、书籍等)所受的重力进行测量,再次探究其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巩固G=mg的方法。又如浮力一章的探究过程中,鸡蛋会浮在水面上,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就会发现,生鸡蛋和熟鸡蛋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在实验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正视实验的重要性,以实验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通过实验而更好地获得物理知识的构建。在实验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主动猜想,主动探究,这样的实验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俱静妮.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和出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4)45~49.

[2] 王清学.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1(2):102~10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