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比”、“疑”数学课堂

2018-01-02赵勇刚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赵勇刚

摘要: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观察、比较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补;比;疑;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61-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下面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培养上的一些探索。

1.让学生"补一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不同类型计算的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

如我这样设计应用题:

男生有60人,女生有50人。

让学生补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并解答,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

经过他们的合作、交流、综合、分析,提出了以下问题:

(1)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2)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3)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4)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问题的结构和解法上,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让学生"比一比",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数学思维灵活性的突出表现是善于发现新的因素,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原定策略,及时修正思考路线,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上面的那道题:

2.1 男生有60人,女生有50人。?(1)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3)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2.2 男生有60人,,女生有多少人?(1)女生是男生的六分之五。(2)男生是女生的五分之六。(3)男生比女生多五分之一。……

學生完成解答后,我进一步通过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和解答的方法中观察、比较,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几种不同的类型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3.让学生"疑一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也是小学生对具体的数学材料进行概括,对具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抽象,及在推理过程中思考的广度、深度、难度与严谨性水平的集中反映。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加强训练。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表达思维过程,总结和概括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到了中高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本单元知识要点的能力,形成知识体系,并让学生抓住题目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进行高度概括。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培养学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判断:4米比5米少20%,也就是说5米比4米多20%( )。学生们都说是对的,后来我当了"法官"判是错的,我巧设陷阱提出:"4米比5米少1米,也可以说5米比4米多1米。那么为什么4米比5米少20%,就不能说5米比4米多20%呢?"一石投水,激起涟漪,同学们纷纷讨论,有一位学生终于明白了,他兴高采烈地说:大家看看虽然相差都是1米,但与之相比较的单位"1"的量不同了,所以比较的结果也不同了。这时同学们还是不太相信,而是经过自己运用已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方法去验证。

4.结语

质疑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握实际,大胆实验,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观察、比较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夏静.优化问题设置以激活数学思维探析[J].广西教育,2016,(29):36.

[2] 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3] 魏雪峰,崔光佐.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众数"问题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32-38

猜你喜欢

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