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2018-01-02万久容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数学课堂

万久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44-01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提高创新教学策略质量的关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活动策略的要求更高。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为基础,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参与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并加以交叉灵活运用,以形成优势互补。

1.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来优化教学过程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学要求,并且要求在选材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置了这样的生活情境:"3个好朋友到我家里来玩,妈妈拿来6个鲜桃,要平均分给他们三人,每人得几个?有剩余的吗?妈妈接着再拿出7个香蕉,要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得几个?还有剩余的么?分分看,然后请大家说说。"这样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进而喜欢数学。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要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其次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成功的教学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以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想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也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一些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做反思时往往会说:"自己觉得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每个环节都是按着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思路完成的,自己讲的他们都听懂了,他们没有问题了。"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应该是不成功的。课堂不是一节教案的演绎,它应该具有很多生成的东西,应该唤起学生的不断提问、不断思考。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上边的介绍:"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1)是有效的问题;(2)是有效的提问策略。"要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记得我曾经执教过的一节一年级的《找规律》一课,当时我将开头的问题设计成了和看电影有关的问题,可是当我的问题提出后学生都不出声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农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去看过电影,所以根本就无从说起。可见无論是什么样的提问都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水平。当然一个好的问题也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只有了解了各阶段学生该达到的阶段目标和教材所要求的单元和课目标,才能更好地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教师在设计好有效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还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当然很多学生的提问也许在教师的眼中并没有多大价值,可是我们依然要重视这些在我们眼中似乎并没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指点,当学生敢于提出问的时候已经迈出了提出有效问题的第一步。

4.德育是数学教学不能忽视的东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传送带、催化剂。它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调节等作用。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我除了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捡小石头学数学外,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外教学任务,回去帮父母洗菜,在洗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加减法,还让学生体会了帮父母做事情的喜悦之情。在《认识纸币》教学中我教会孩子体会父母辛苦赚钱来之不易,学会节约用钱,并且要爱护纸币等知识。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是各科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总之,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

猜你喜欢

育人数学课堂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