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的责任
2018-01-02张瑞
张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孔子的哲学理念和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华夏子孙。孔子得到全世界人士的推崇。直到现在,孔子的话语还常在文章中被引用。联合国的会场内也有孔夫子语录。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他对其父母死后要守三年的孝表示不满。孔子就言:宰予不仁,因为人生下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去世守丧三年有何不可?况这本就是芸芸众生所遵从的治丧礼仪。我虽然也不十分认同古时守孝三年的立法,但想想父母在婴儿出生的三年内满心的付出,自己也就难以启齿了。
人们常说,婴儿是最需要母爱呵护的时期——他需要父母温暖和安全的怀抱,需要父母给予哺食和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着笔渲染母爱,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需要为此付出努力。我们就是沉浸在母爱的蜜乳里泡大的孩子。社会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之后,形成了以母亲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它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而后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父系氏族部落开始出现。人的成长经历也恰恰与此演变相似。
通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洛姆向我们描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婴儿期特别需要无条件的母爱。但是到一定时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在社会中需要进入“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时,就开始需要父爱,这有条件的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的爱。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所指的“母爱”和“父爱”是广义的,并不是母爱就是母亲给的,父爱就是父亲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父爱”和“母爱”,进一步延伸。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到父母、社会、党和国家给予的“母爱”,这使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沉溺于“母爱”之中,也就是沉溺于“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失去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的母爱之中。从小处说,这会使其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失去迎战困难的心理素质,稍有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甚至“自杀”;也会像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到三十来岁还沉溺于“母爱”中;从大处说,我们会失去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服务的能力和信念,甚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我们从少年步入青年的高中时期,我们的成长不仅需要“母爱”,我们也更需要“父爱”。同时我们也承载着父亲的厚望,而为了得到“父爱”,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努力学习,使自己在将来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从小的说回报父母的爱,从大处讲回报祖国,成为有用之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让我懂得,我们被人爱或许是因为我们孤立无爱,且有被人爱的资本,但切记勿论何时都不能忘記被爱的责任。
(参考教材: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三单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指导教师:郭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