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2018-01-02陈应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段落课文阅读教学

陈应霞

摘要:读写结合关系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写字、阅读、作文是一个系统。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作文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写两者相辅相成,读是理解和吸收,写是表达和运用。吸收才有助于表达,表达的运用中又可以加深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86-01

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往往读写联系不上,读的多而写的少。一般是到三年级时,教师才要求学生写作。为此,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能够很好地阅读,但却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就像避温神似的特别害怕,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粗浅的看法:

1.读和说结合

读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要提高写的能力,必须重视读说的训练。只有读得正确流畅,读出节奏、语气、感情,话才能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学生才能正确的表达出来。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多留出些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例如范读、个读、齐读、引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每一种形式的读都有其独到之处,至于何时采用何种形式读应根据课文的需要而定。如范读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并在日积月累的课堂模仿与课余练习中积累经验,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再如个读、齐读、自由读、赛读等,可减轻学生的阅读疲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教学《狼和小羊》、负荆请罪》时,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再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学生读起来情趣较浓厚。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验,以提高表达效果,为更好的写作打下基础。

2.积累词汇

很多孩子感到作文難写,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写作是一种创造,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是"从有到新"复杂的加工的过程。人类获得的信息量越多,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只有让学生们在读书中积累一定的语言和习作方法,才能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自然喷涌而出。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怎样让那些毫无生机的方块字吸引住学生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体味到书中的妙处呢?这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入手了。首先,创设读书的氛围,推荐并鼓励孩子读好书,把读书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都记下来;其次,在班级中开展美词佳句交流活动,同学间的信息互换;再次,教师应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述一本书;然后共同把书中好的词语摘下来写在卡片上进行有效地记忆。最后,及时奖励那些将积累到的好词佳句正确使用到作文上的同学。

3.读写训练

关于阅读教学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在句子训练的基础上,知道学生认识自然段,懂得作者是怎样连句成段的,进而认识逻辑段,学会划分逻辑段,学会概括段落大意。默读训练主要要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边读边思考,力求甚解。课外阅读训练,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少儿读物。

4.要注意把握阅读经历的过程

4.1 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首先感受的必然是语言文字,先识字,读懂字词,在读懂句子,又巨资读懂段落含义,进而读懂全篇;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达到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个过程是由局部到整体、有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由形式到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结,仅仅是阅读的一半,达到初步理解的水平,要完成阅读的全过程,还必须要提高到另一个过程。

4.2 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即理解作者写文章的全过程。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思路。从已理解的思想内容为出发点,看看文章的作者为表达思想内容,是如何立意、构思的;如,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搞明白,就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作者的思路搞清楚,就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就会加深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感情色彩等。这个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总值从从局部到整体,在从整体到局部,然后还要回到整体。从语言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这一全过程体现了读写结合。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借鉴写作样式;写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则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促进和强化作用。读写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读写结合需要我们的坚持,坚持把它植入我们的教学中,坚持地把它植入学生的学习中,它就会绽放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生高超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鑫.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0(9):1.

[2] 黄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教学技巧[J]. 中国校外教育,2004(23):108.

猜你喜欢

段落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心理小测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