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经典,陶冶性情

2018-01-02李桂红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歌小学生

李桂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74-01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备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作为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育意义仍不可忽视,如何将诗歌与教学相结合,在诗歌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学者前的重要课题。

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文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兴趣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上,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科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愉快的体验,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1.小学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1.2 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1.3 教学目的的功利化。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 教师功利地教,学生功利地学。

2.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

诗歌的鉴赏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涉及到诗歌的阅读、朗读以及写作等活动,只有把握好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完善诗歌教学。

2.1 阅读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阅读积累量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难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诗歌的阅读积累量,比如可以要求学在寒暑假进行一定的诗歌积累,并用特定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之,阅读教学要把课后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只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诗歌教学才有了稳固的基石。

2.2 朗读方面。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诗歌形之于声的特性,诗歌朗读能使朗读者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者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蕴味。教师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诗歌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2.3 评析方面。"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詩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在诗歌的评析方面,要防止出现千人一律的现象,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教参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充分融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诗歌和认识诗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教参书中的解读。只有充分实现学生对诗歌的自发性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变"要我学诗"为"我要学诗",使学生真正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

2.4 写作方面。《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写作诗歌的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

3.结语

中国诗歌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及早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丽国度,领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以实现品读经典,陶冶性情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歌小学生
踏青古诗词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