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

2018-01-02孙芳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分析

孙芳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也加快了改革步伐,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既要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还要做到感情丰富、抑扬顿挫。但是当前小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存在着语气生硬、唱读等情况,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57-01

朗读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以及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朗读是指学生发声的阅读,在朗读过程中逐渐理解文章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大对小学生朗读的重视力度,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能力,而且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学生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直接讲述课文的内容,而学生所做的就是倾听和自己的理解。教师告诉学生怎么样去学习,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就可以。尤其是在课文的朗诵方面,学生完全是没有感情的朗读,这就难以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1.2 教师忽略朗读指导。尽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已经真正地体会到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专业的耐心的指导。教师只是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诵读,但是并没有给予合适的感情指导。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会因为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感情理解的不透彻而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对策略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课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强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

2.1 创设朗读情境,激发朗读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体会。教师在创设朗读情境的过程中,先要用语言生动描述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环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展示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课文的情感与主旨,这样学生既可以正确理解文章,还实现了朗读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课文《巨人的花园》教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教师要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颐和园的优美景色,让学生对颐和园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为学生播放游览颐和园的视频,增强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接着教師要带领学生朗读,学生因为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读起来也更加充满情感。

2.2 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朗读具有多样化的方式,虽然不同的朗读会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但在教学当中必须注重下述几点:

(1)范读仅仅是一种领读,所起到的是一种作为示范的作用,但是并非是让学生来进行完全的模仿,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自我的朗读来进行感悟与体验,并以此来获得知识。

(2)应在不同的教学流程当中来安排多种形式的阅读,当然,也并非是循序渐进的完全来进行运用,例如可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调整一下教师的范读与学生的试读,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合理进行想象,增强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佳作,极具意境之美,这些美一般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需要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学生只有大胆进行想象,才能树立形象感,并产生情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除了要从语感出发以外,还要对具体形象进行感知、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课文《鸟的天堂》教学中,作者巴金先生介绍了他与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谓,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大榕树与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课文中描写了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进行想象,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样学生朗读才会有所收获,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增强。

2.4 教师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并不是只要读出来就达到要求的,期间必须保证自己的阅读的语音和语调必须正确,不能出现太多的错字。当然,出现一定的失误是正常的,但是教师要做好纠正的工作,对于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规范。教师在选择学生朗诵的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中蕴含的感情,在学生朗诵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文章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小小的船》这一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身边的一些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动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深入的体会其所表达的感情。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小小的船》这首歌曲,学生一边进行朗诵一边想象诗歌中的场景,更能深刻的体会其感情。

3.结语

朗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科学的设定朗读教学目标,做好朗读素材的处理,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9.

[2] 张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交际,2016,(9):17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小学语文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