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

2018-01-02杨吉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杨吉

摘要:中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德育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地位。笔者的发现,目前中职的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的困境,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42-01

1.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中职学生的素质普遍低于高中生。他们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少,专业水平比较低,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许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并不重要,更看重金钱利益、急功近利。因此,许多中职生有自卑、自闭的心理倾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且,伴随着城镇化的减速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中职学生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形成了自私、专横、霸道的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较差,在与人相处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中职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较强,比较爱慕虚荣,对待不良诱惑自制力差。

從学校教学的角度看,在目前的中职院校中,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重要,中职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在德育工作的时间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在德育教育中,一般采用灌输式、填压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主体能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内容很难形成独立的思维和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学方式刻板单调,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较差,当学生遇到具体事件时分析判断能力缺失。中职教学师资力量的配置上,德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较少,具有德育教育资格的教师较少,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比较低,专业基础扎实不够牢固扎实,多数教师不了解德育教育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直接导致德育教学质量不高。

从学校教学的角度看,一方面体现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局势,缺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理论。大多数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都清晰、理解不够深刻,把德育教育当成了简单的说教,缺乏有效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知识来源。另一方面体现在,在学生接受了德育教育后,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机制。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书面化、理论化、概念化,缺乏实践基础,学生很难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另外,当前社会整体风气比较重视金钱利益,忽视道德教育,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冲击较大。

2.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对策

其一,必须树立起学生自身的理性认同机制。德育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彻底性吸引人和说服人,促使人们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判断、内心感悟,逐步对友善观达成理性共识,进而形成和增强对道德的认同感。因此,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友善观。

其二,必须建设起德育对学生的情感渗透机制。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于学生的情感相一致,从学生情感出发,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取肯定、亲近的态度,进而达到对优秀道德品质的认同。情感因素的介入可以使道德规范更具有亲近性、指引性,更容易被接受认同,更有利于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作为自我的精神导向和行为指南。因此,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其三,必须完善起德育榜样示范机制。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的榜样激励,可以促使学生认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并积极学习和效仿,进而不断提高道德规范的内化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德。可以充分运用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栏、校刊杂志、微信公众号、贴吧等媒体平台,宣传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领导带头作用,发掘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使学生依靠榜样的力量感受友善价值观。

其四,必须实现学生的德育自律转化机制。美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靠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制约,也是个体美德修养在自律情形下的深化,进而从他律转向自律。所谓自律是指个体能够自觉地遵守规范,相对于外在的制约,自律体现了主体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坚守。因此,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应鼓励学生充分自律精神,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使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被动转化为主动,培养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汪伟,胡海洋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 } (4)

[2] 张辉,黄琳娜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方案应增强实效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猜你喜欢

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