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英教学”的学生认可程度探究
2018-01-02马怡铭
马怡铭
内容摘要:21世纪的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向中国走来,国家和社会发展使得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引入“全英”教学的教学模式。然而,我国学校学生是否适应认可这种模式、是否值得推广等问题都鲜有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初中、高中、大学三种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为对象,调查以英语成绩分类出的学生群体对于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及原因。
关键词:全英教学 认可程度
1、概念界定
1.1 全英教学、双语教学
双语的英文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对“双语”的定义,一般理解是“能够操持两种语言”(M.F.Mackey,1989:3)。双语教学,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同时进行两种语言教学,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成为操双语者。
全英语教学包括两个定义,一种是语言课堂上用英语教学,另一种就是所有的课堂学习都用英语教学。我们这里指的是第一种,用英语进行语言课堂的英语教学。全英教学应有别于双语教学,但全英教学可以视为双语教学的高级形式。
1.2词汇量
词汇量的大小对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以词汇量的大小为评判学生英语成绩的标准。据调查研究,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学生的词汇量约为4000个左右,为高级水平。高中生的词汇量大概为3000个左右,为中级水平。而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大约为1800左右,为初级水平。本文将对初,中,高级的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2、理论支持
Krashen(1981)提出了“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指出,人们习得一种语言,必须通过理解信息或者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i+1”,比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稍高的语言输入。“全英教学”是一种大量的语言输入,但是何种水平的学生才能使这种输入“可理解”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情感过滤假说”,指情感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并认为积极乐观的心理状况更利于语言习得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显示,针对目前社会上全英语的语言教学,鲜少有人研究。大部分家长和学校,一直以有外教上课,或者纯英授课为最好的教学课堂。笔者对此持有疑问。
3、方法论简述
本文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初级,中级,高级的英语水平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每个级别选取50个样本,分析归纳调查结果,找出各级别学生“全英教学”的认可程度,比较得出最优适应程度的学生群体。希望能使学校和社会对“全英教学”的语言课堂,有个理性客观的态度,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是否推广使用“全英教学”。
首先,笔者对郑州市所有能确定上过全英英语课的初中、高中和大学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其中各选出一所学校为代表,分别是:郑州市四十七中初中、郑州二中高中国际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会计专业学生,其中郑州市四十七中注重对外交流,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是全省少数几个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的中学之一,每个班级每星期三节全英课堂教学,每节课40分钟;郑州二中国际部学制三年小班制授课,由中方基础高中课程和美方基础高中课程综合而成。中方高中课程按中国教育部的要求由该校优秀教师授课,美方高中课程均有具有教师资格证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教授课;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会计专业是四年制本科专业,其中口语交流为全英课堂教学,每周一个课时,每个课时100分钟。
然后,为了保证被测试者的语言水平标准,对于初中和高中的学生选择,笔者会选定初三和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而大学生的选择,在问卷中第一个问题会涉及英语四级是否通过,以此筛选出有用的样本进入调查结果分析。问卷的发行,笔者会到选取学校和校老师沟通,请求帮忙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填写,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最后,由于本文的适应性,指的是学习者对于这种语言学习方法的接受程度,但是,关于学习者的接受程度受到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变量较多。而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仅从中主要选取了成绩这一类别差异,而造成学习者接受差异的别的原因,例如:性别,年龄,个人情感因素等差异,是笔者所不能涉及到的,也是本文的局限所在。
4、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
4.1调查设计
下面是调查问卷的分数设定,我们将以此类程度设定输入SPSS软件,对三个语言水平的学生适应程度进行内部差异是否显著性的對比分析。
问卷分数量化:
没有兴趣、不欢迎、完全听不懂、不适应(30%)、从不看、不积极、不交流、不预习、没有提高、不讲(1分)
兴趣不大、不太欢迎、少部分能听懂、不太适应(50%)、有时看、不太积极、汉语、有时预习、提高不大、有时讲(2分)
较有兴趣、比较欢迎、大部分能听懂、比较适应(80%);经常看、比较积极、汉英交杂、经常预习、较大提高、经常讲(3分)
很有兴趣、很欢迎、听懂、适应(100%);一直看、积极、英语每次都预习、很大提高、只用英语讲(4分)
本问卷共有15个小题。其中主要体现适应程度的是第3、4、15题。别的小题都是为了支持这三个问题的细化体现。
4.2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2015年6月笔者向郑州二中国际部初三、郑州四十七中高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会计专业大三学生各分发问卷50份,其中初三回收问卷 42 份,回收率为 84%;高三回收问卷 45 份,回收率为 90%。大学四级以上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100%。笔者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进行录入,利用 SPSS19.0 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3 对各级别学生各个问题回答情况比较分析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说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大的是高级水平的学生,其次是中级水平的学生,兴趣最小的是初级水平的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欢迎程度最高的是高级水平的学生,其次是中级水平的学生,兴趣最小的是初级水平的学生;通过全英语教学,认为自己英语水平提高最多的学生是高级水平的学生,其次是中级水平的学生,最不理想的是初级水平的学生。
通过上述对各个小题回答情况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高级水平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能力素质高于中级水平的学生,同时中级水平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素质高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因此,我们通过SPSS19.0对各级别学生各个问题的综合回答情况比较分析,得到下述结果。
对各级别学生各个问题的综合回答情况比较分析,以初级水平15作为对比样本。从中可以看出,高级水平的P=0.916>中级水平的P=0.760.即说明通过全英语教学,高级水平的学生的效果最好,其次是中级水平的学生,最不理想的是初级水平的学生。
5、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生对于全英语课堂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这种适应性基本是和英语水平正相关发展的。也就是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全英语课堂的欢迎,以及对全英语课堂的适应性都会越强。
从问卷结果来看,基本初级和中级水平的学生很少认为全英语课堂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的,表示上课听不懂,难以融入课堂。
我们分析认为对于度过了语言关键期的中国青少年来说,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全英语课堂的引入,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暂且忽略可能影响学生兴趣的教师水平,教材,课堂设置等一些“教”的因素。但从学生通过全英语的课堂学习能不能接受认可和适应这个“学”的方面来说,全英语课堂已经在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生群体中引起大量抵触情绪出现。
全英语课堂更适宜放在大学来进行,这时候的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和听力辨别能力,可以基本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而且因为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成熟,高水平的学生有更强的自我调节和监控能力,也能有更好的学习策略去适应这种课堂,从而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全英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学生适应全英课堂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好的师资力量就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全英课堂教师的选拔一定要具备相应合格的教师资格证书以及教学经验,以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和实际情况决定了现阶段全英教学发展的复杂性,怎样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找到适合中国全英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注释:
[1]万爱莲,大学生对全英教学的适应性研究,2007
[2]朱文忠.对商务英语专业全英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6):50
[3]赵尊霞,高中学生英语词汇水平调查研究,2006
[4]田晓敏,中学生英语词汇量问卷分析,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
[5]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Pergamon.1981
[6]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
[7]俞理明、韩建侠,初始英语水平對全英语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中国外语,2011.5,8(3)
[8]朱浦,论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上海教育,2001(15)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