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2018-01-02王兴斌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幻象卢梭独立思考

王兴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25-01

听过多次《启蒙运动》一课的公开课,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直接点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这一论点后,随后便讲述其"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理性是判断一切的惟一标准"等表现。而笔者根据网络下载的多个课件,大致也可推断上述情景并非鲜见。

上述做法,并未清晰地把握"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的基本含义。

事实上,解决上述问题的线索并不难找。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课,在楷体字部分就提供了"理性"的一种定义:

一般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理性"应包含两层含义,即一为"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等科学态度,二为"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由此,相当一批同仁在讲授"理性是核心"时,显然至少忽视了理性所具有的"逻辑思维方法"这一层含义。

一旦忽视了"逻辑思维方法"这一层含义,我们也就容易在评价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想时,忽略了其在牛顿的巨大影响下,倾向于借助自然科学方法形成思想体系并用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弊端。而这一弊端,早在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4题已有考察。原题材料及第二问如下: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啟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第一小问答案如下: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简言之,王养冲先生所言"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即指启蒙思想忽视了政治、经济等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作用,而倾向于甚至迷醉于在头脑中构想社会契约论等人类社会的基本"公理"或"定律"--类似牛顿力学三定律--并以此为基点,试图建构一个逻辑自洽、具备牛顿力学特质的社会理论。这种形成理论的路径,显然有悖于唯物史观,而很可能是停留在"想当然"的层次上,如若付诸实践,其脱离现实的理想化理论,便可能酿成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等恶果。这一点,2011年海南高考历史第28题、2013年海南高考历史第32题等高考真题或模拟试题,多以卢梭为切入点,指出了其理论因其模糊性、抽象性等因素而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等问题。

综上所述,所谓"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其至少应具备两层含义:

其一,即前述岳麓版教材所说的"独立思考"等科学的态度,其具体表现为启蒙思想家针对当时流行的君主专制、封建等级制、君权神授等制度或观念,"独立"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念。

其二,即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去认识"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其不足,即如前述王养冲先生引文。

如果认识到"理性是启蒙运动核心"的上述两层含义,那么,在解答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即"制度构想与实践"题时,因引文出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我们就容易想到需要界定"制度构想"是否如王养冲先生所言乃"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否则,其"实践"的后果便是可疑的。这样,解答该题就可跳出单纯的"支持"或"否定"的二元立场。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类似启蒙思想这种"试图借助科学方法解释社会问题"的做法,其实质就是"科学主义",主要表现便是江苏题中勒纳所言认为"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而201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解决生产力发展这样的宏大问题,其实就存在科学主义的嫌疑,故在解答的最后,不妨以此作为结论,以成"诛心"之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幻象卢梭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谈独立思考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