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1-02胡忠浩
【摘 要】 本文以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为例,探索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培育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更新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完善机制;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进工作方法;创新载体,开拓培育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因为其既要学习专业课知识又要学习文化课知识,在考入大学和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如何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专门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最终实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成才。本文以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为例,探讨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分子,有着大学生的共性特点。但因为其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艺术类大学生有着其本身明显的特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他们的三观的培养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1、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面。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依然有其本身显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其成长成才方面不尽然都是起着积极作用,为了其全面健康发展,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首先,在学习方面。艺术类大学生需要接受两次高考才能进入大学,一次是艺术专业考试,一次是普通文化考试。这使得他们在平时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就区别于普通的文化课学生。他们要花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在专业课学习上,势必导致他们的文化课分数较低。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本身文化课成绩不好,厌恶文化课,为了考上本科才选择的艺考这条路。种种原因下导致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对于文化课兴趣较低,对于专业课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到了大学,这种习惯演化为了对于英语、政治、職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的不在乎,眼界不宽,思想深度不够,为其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24字,则代表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帮助艺术类大学生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促进其进一步成长成才。
其次,在思想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长期受艺术专业的影响,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善于形象思维,不善理性分析,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容易接受西方艺术思想的指导,推崇理想主义。在生活中,由于其过早的接触社会(艺术学习和艺考过程中,几乎都是在校外渡过),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容易侵蚀艺术类大学生。来到大学,随着专业课学习,更是需要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从而容易使艺术类大学生形成特立独行,思想极端的特点,更加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对艺术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更好的抵御各种社会思潮,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2、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平日经常进行的、渗透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经常性、广泛性、持续性、潜隐性和渗透性的特点。”[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艺术类大学生其本身的特点对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严峻的挑战,再加上教育主体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长期误解,工作过程更是敷衍了事,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收获甚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可以帮助教育者找到方向,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国家高度重视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活动确实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活动吸引力不够、日常思政教育管理有待提升、学生个体发展得不到满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1、活动吸引力不够
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完成的。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吸引力的活动是他们主动融入的重要前提。艺术类大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特性,使得其对于非专业的活动兴趣不大,再加上受到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于主流价值观类的活动在主观上会拒绝参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的公共政治课更成为他们的“选逃”课程或者“养精蓄锐”的课程。
在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单纯的宣讲或者灌输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讲效果较差,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会偏执的认为这是在做“洗脑”的工作。再加上艺术类大学生感性大于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思考问题更直接,有的同学更是为了表现“个性”,对于类似的活动坚决不参加。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别提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待提升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专业教师等方面。endprint
就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但实际工作中却容易出现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工作者受学校各项工作的制约。每天需要完成各种图表的填写,查寝、学生出勤、学生矛盾、心理干預、奖勤助贷等等日常事务工作就使得工作人员应接不暇,更没有时间考虑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方面,在高校安全的压力面前,很多没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会直接拿规章制度来要求艺术生,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使得师生之间越来越存在隔阂,从而丧失了和艺术生打成一片的机会。
就专业教师而言,现在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师是不用坐班的(笔者所在高校也是这样),这逐渐使得专业教师教书和育人相分离。有的专业教师认为,育人工作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专业知识。他们对于艺术生的一些思想问题采取放纵的态度。有的公共课老师本身对艺术生就有偏见,对于其表现的迟到、旷课等问题视为正常现象。有的专业老师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偏执的思想,对于对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问题上更是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甚至利用上课发表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思想,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困难。
就队伍素质来讲,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各高校辅导员配备基本完善,最差的配备也是基本达到1:300。对于艺术生而言,对于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可能更高,艺术生接触新事物较多,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了解新事物。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但现在各校的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较少,大部分是其他专业的专业背景,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学生个体发展得不到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2]艺术类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比较追求个性发展,对于规章制度更是比较抵制,效果不理想。在教育方式上,艺术类大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意见。
规章制度主要针对的在校大学生,具有普遍性,主要是对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鼓励的作用。但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殊性,使得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现在他们身上更多成为了约束性。例如:美术类学生的寝室因为堆放了各种画材、颜料,导致宿舍看起来拥挤不堪,在寝室评比中就不占优势;影视类的学生需要熬夜剪片子,但宿舍晚上11点半熄灯的规定对他们来说就非常痛苦等等,久而久之,艺术类大学生越来越感觉不到制度当中的激励作用,感受到的就是对于个体的限制。
在教育方式上面,艺术类大学生不太能接受单纯的说教,更喜欢在实践性的参与过程中去寻找答案,获得技能的提升。所以他们对于公共课的热情度大打折扣。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更喜欢的是平等的交流谈话,不喜欢简单粗暴的说教,这对于日常工作较多的学生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许多学生工作者往往喜欢立竿见影的说教,但放在艺术生身上是无法得到认可的。
4、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互联网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就社会环境而言,艺术类大学生接触社会较早,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经济交流带入中国的是各种文化思想,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等更是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实用主义思想。现在很多艺术生重视专业学习,认为只要专业学习好,到了社会就可以立足,就可以赚钱(很多艺术生在大学都会进行社会兼职,而且收入不低),他们衡量课程好坏的重要标准便是“有没有用”,而这样的标准使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和课程都得不到“高分”。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较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加困难。
互联网、新媒体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逐步成为了大学生的眼睛,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作为艺术生更是精通这些新媒体的使用,是他们的忠实用户。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里面夹杂了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而艺术类大学生的感性思考使得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特别容易受到居心不良言论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怎样占领网络阵地,做好网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面对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困境,如何解决困难是每一个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现有2600余名艺术生,包含环艺、绘画、动画等7个专业,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克服困境的办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1、更新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完善机制
(1)更新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做好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实现高校培养目标,更好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可以进一步保证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共同努力。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是辅导员。作为艺术类大学生的辅导员,要充分认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艺术生的思想工作放在关系其成长成才的重要位置;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寻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要学会协调日常事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有限的精力安排好,利用好。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对于辅导员的培养工作,重视入口关,对于辅导员的引入做了严格规定,保证学科的体系性;重视培训关,对于辅导员工作,结合艺术生特点开展持续性有特色的辅导员培训;注重政治关,严格执行学校各项方针政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绝不马虎大意。endprint
除了辅导员工作努力之外,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和行政教师的力量,形成“大思政”的工作格局。要鼓励专业教师把教书和育人充分结合,挖掘有影响力的专业老师,树立教师榜样。利用艺术生信赖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教师的特点,主动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成都大學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贯彻学校的“双导师”原则,每个年级、每个专业都配有专门的专业导师,除了为同学解答困惑之外,还会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助力。
(2)完善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保驾护航。完善的机制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重要基石。在机制方面,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的机制有哪些等等。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紧密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三个中心目标做好学生工作。在“三个围绕”的指引下,坚持党委的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院的传播,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切实有效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宣传栏和微信微博平台,完善宣传途径;建立和健全效果评估机制,对于学院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效果评估等等。随着机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在学院范围内形成浓厚的氛围,为其与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进工作方法
(1)坚持以生为本,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目标;必须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改进工作方法。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上,要切实考察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级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分步骤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使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通过实践体会,慢慢达成教育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收集意见,不断调整,才能到达最后效果。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每学期都为大学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大一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大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使整个培养目标成为一个体系,最终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全过程培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逐步成为艺术类大学生行为指南。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要坚持尊重学生、尊重学科规律,改进工作方法。要切实考虑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考方法,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要求辅导员在开展主题班会或者各项活动时尽量照顾同学们的专业特长,找到兴趣点,做到寓教于艺术,挖掘两者相通的地方。在个体教育中,尊重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的发挥,鼓励同学们发挥特长,挖掘同学们擅长的领域,从而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去体验,在积极融入中去学习。
(2)因地制宜,优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要努力改善减弱外界对艺术生的偏见,利用学校的力量,提升师生对于艺术的理解,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艺术生与普通文化课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此同时,要努力加强新媒体建设,敢于发声,利用艺术生感兴趣的方式向艺术类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致力社会公益事业,青年志愿者登记在册人员占全院总数的93.5%,长期志愿活动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在学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学校各项文艺活动都有着艺术生的身影;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加强网络建设,开设学生工作官网和微信、微博公众号,积极加强“易班”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创新载体,开拓培育途径
(1)以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创新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工作载体。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在学生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工作平台——辅导员工作室。
辅导员工作室以辅导员为个体,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主要成员,按照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工作的难点,针对习惯养成、学业教育、创新创业和就业四个方面。在工作室运行过程中,锻炼艺术类大学生活动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在辅导员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致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以养成教育为契机,创新艺术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养成教育主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在常规习惯和细节问题的培养,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诚信、友善的处世态度。
在活动形式上,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坚持“新老结合”的活动方式,通过主题教育和主题班会这样的“老方式”,使大学生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学院开展“美丽画卷,德行添彩”的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发现细节和德行的重要性,通过寻找美影形象大使的“新方式”,使广大艺术生通过才艺展示等方式参与进来,争当形象大使;通过“养成教育文明活动月”方式,将养成教育推广到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各个领域,巩固养成教育成果,通过一系列活动,艺术类大学生逐步在文明、友善、诚信等方面达成共识,对于细节处理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储著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8.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商等教育山版社,2001.61.
[3] 曾梦佳.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4] 尹振永.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 李治.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63-64.
【作者简介】
胡忠浩(1988.01-)男,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学历,任职于成都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