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建楼盘命名的语言学分析
2018-01-02黄利民陈羽铮关泽英
黄利民+陈羽铮+关泽英
摘 要: 本文以“安居客网”上搜集的175个厦门市新建楼盘名称为研究对象,分析楼盘名称的音节特征、形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楼盘名称大多采用四个、五个或六个音节。楼盘的通名呈现“去通名化”和多样化特征。厦门楼盘命名存在名不副实,追求“霸气”和“洋气”的问题。
关键词: 厦门市 楼盘名称 语言学分析
厦门市是一座四季宜人、风景优美的东南海滨城市、移民宜居城市。随着经济特区的扩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和自贸区的设立,厦门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新厦门人都希望在厦门长期工作和生活,他们纷纷选择在厦门置业,从而为厦门房地产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厦门的支柱产业,厦门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之后新的房地产投资热点地区。
楼盘名称是购房者对房地产楼盘的第一印象。为了更好地吸引购房者的注意力,开发商们在楼盘命名上煞费苦心,十分讲究名称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本次调查采取网上搜集资料的形式,在“安居客”网站上收集到厦门市最新的175个住宅楼盘名称。从时间上看,基本包括近五年厦门市新建的已售和在售楼盘。本文从语言学的音节和形态出发,分析厦门市新建楼盘名称对音节的选择倾向、楼盘通名和专名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楼盘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一、楼盘名称的音节分析
厦门楼盘名称字数最短的只有两个字,如“城里”,最长的有九个字,如“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楼盘名称在音节上具有以下特點:
1.多样性
在音节上,175个厦门楼盘名称有长有短,从双音节到九音节都有分布。在这些楼盘名称中,少到两个音节,如城里、聚镇,多到九个音节,如国际艺术品金融中心、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音节数有较大悬殊。另外,二、四、六、八这类偶字数的楼盘名称共有106个,占总数的60.57%,三、五、七、九这类奇数的楼盘名称共有56个,占总数的32.00%。楼盘名称偏于偶字数的倾向在楼盘命名中是普遍现象,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追求美的一种必然结果,符合中国人崇尚匀齐对称的审美心理。
2.黄金格
“黄金格”是指店名存在一个最优的音节格式,即四、五、六音节。由于这三个音节数目的店名符合顾客的认知心理,经常被商家采用,因此被称为“黄金格”[1]。统计数据表明,厦门楼盘名称也存在这样一个最优音节段。在175个厦门楼盘名称中,四、五、六音节的楼盘名共有139个,占楼盘名的79.43%。由此可见,四、五、六音节的楼盘名称最受人们欢迎。楼盘名称过短,所涵盖的信息量较少,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单薄,听觉上不能形成乐感,且很难发挥文字的修辞功用,无法突出楼盘名称。楼盘名称过长,不利于营销和公众认知[2]。此外,四字格式的楼盘名称在楼盘命名中占优势,共51个,占总数的29.14%。一方面是由于汉语成语使用情况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四字结构视觉效果整齐而匀称。
二、楼盘名称的形态分析
楼盘名称一般由专名和通名组成。民政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标准地名原则上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通名用字应反映所称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类别)。”在楼盘中,“通名是楼盘通用的名称,能够反映楼盘的属性,具有固定性,显示楼盘的定位;专名是楼盘的专有名称,用于辨别、区分不同的楼盘,是开发商推销品牌的手段”[3]。例如在楼盘名称“水晶湖郡”中,“水晶湖”是专名,标示楼盘的地理位置近湖,“郡”是通名。
1.楼盘通名分析
在厦门市最新的175个楼盘名称中,使用通名的有118条,占67.4%。未使用通名的有57条,占32.6%,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情况可见,占前5位的分别是“城”、“湾”、“中心”、“墅”、“府”。这五种通名占楼盘总数的37.2%。排在第6至18的通名,分别是“郡”、“广场”、“岸”、“镇”、“寓”、“馆”、“园”、“街”、“院”、“苑”、“岛”、“大厦”和“空间”,占总数的27%。通名占比排在最后的有7种,分别是“房”、“港”、“江”、“邸”、“庭”、“地块”、“写字楼”。每一种通名各1个,共7个,占楼盘总数的4.1%。通过分析,厦门楼盘名称的通名具有以下语言特征:
(1)“去通名化”现象较为突出。统计结果表明,将近三分之一(32.6%)的楼盘名称省略了通名。这种现象被称为“去通名化”[4]。省略通名的原因在于,楼盘名称关系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除了有标记和指位功能外,还有更多的商业色彩。房地产商出于商业利益的最大化,选择“去通名化”这种语言更简洁、意象更丰富的命名方式[4]。如“建发央玺”,把公司名称“建发”放在词头,突出公司的品牌。“央”字让人联想到中心、中央、最高点,“玺”是皇帝专用的印章,代表着尊贵。事实上,“央玺”的命名确实与地理位置与楼盘特点有关,楼盘位于厦门湖里区五缘湾的中心,是建发产品系中的高端项目,该地块被称为“岛内地王”。开发商想借此表达楼盘尊贵的定位。类似的楼盘名称还有“禹州云顶国际”、“当代天境”等。
(2)通名呈现多样化趋势,古词被赋予新的含义。因为对通名有明文规定,所以通名的命名比较稳定且单一。但从数据分析发现,通名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园”、“寓”、“大厦”等这些比较传统的通名正在慢慢减少,“城”、“湾”、“中心”、“墅”、“府”、“郡”等在通名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它们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词义的扩大或转移。
如“城”、“湾”、“中心”、“广场”、“岸”、“港”等。“城”的本意是都市;“湾”指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的地方;“中心”指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或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商业中心;“广场”本义为面积很大的场地。这些词汇在新楼盘的命名中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楼盘的通名,如“龙湖春江郦城”、“厦门世侨中心”、“厦门华润橡树湾”等。endprint
②巧借意象,古词新义。
借用古语词中的意象,让古语词在楼盘命名中被赋予新的意象,充溢着古香古色的气息。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新通名有“苑”、“府”、“郡”、“庭”、“馆”、“邸”等。“苑”是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府”在古时指高官和贵族的住宅。“邸”指高级官员的住所。用它们作通名,给楼盘赋予了尊贵、华丽的定位。同时,这些新的通名给人带来了丰富的意象美。“××郡”给人以高尚的独立感,“××府”带给人回归自然颐养天年感,“××邸”给人以贵族的华丽感[5],如“首开花郡”、“银溪墅府”、“融侨观邸”。
2.楼盘专名分析
一个好的楼盘名称往往可以先声夺人,给消费者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楼盘名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的代号,更是楼盘商品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楼盘的销售。在楼盘通名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最能体现楼盘特色的便是专名[6]。厦门的楼盘专名具有以下语义特点:
(1)显示地域特征——楼盘所在的地区、街道名、来源等。如“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顶峰鹭江1号”中的“杏林湾”、“鹭江”都是地名。
(2)说明开发商名——开发商的名称、品牌等。如“建发中央天成”、“万科中心”中的“建发”与“万科”都是开发商名。
(3)说明楼盘的功能定位——用于表明楼盘的用途、性质等。如“联发橄榄墅”、“融信中心寫字楼”中的“海墅”“写字楼”定位楼盘是靠海的别墅及写字楼办公。
(4)显示浓厚的海滨城市气息——大量运用“海”、“海峡”、“湾”字。如“海上五月花”、“海峡新岸”、“源昌宝墅湾”都凸显出了海岛城市的特点。
(5)显示时代潮流感——使用“国际”、“时代”、“现代”这些词或中英结合等方式显示了极强的时代感。如“新景国际城”、“海峡现代城”。
(6)使用数字,简洁易记——如“华尔顿1275”、“顶峰鹭江1号”、“三远一号公馆”。
三、厦门楼盘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1.名不副实
《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地名的通名应当名实相符,反映其功能和类别。”开发商在命名时,往往违背了这条规定,夸大了楼盘的优势,把占地面积很小的一块楼盘命名为“城”或“小镇”,如“万科云城”、“招商莱顿小镇”;把绿化面积根本不大的楼盘命名为“园”或“苑”,离海很远的楼盘被冠以“海景”之名等。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对楼盘定位模糊,随意命名,就会造成“广场无场、商城无城、花园无园”的混乱状态,给消费者造成误导[7]。
2.追求“霸气”、“洋气”
在厦门新建楼盘命名中,有些追求“霸气”,使用“天”、“云”、“至尊”,如“世茂璀璨天城”、“万科云城”、“和谐天下”、“云顶至尊”等;或带有浓厚封建皇家气息的“帝”、“御”、“君”、“皇”、“玺”等,如“恒大帝景”、“源昌君悦山”、“皇府御园”、“厦门华玺”等。这种楼盘名称一方面夸大其词、名不副实,另一方面宣传了封建社会的消极色彩。
有些追求“洋气”,使用外国地名,如“招商莱顿小镇”、“筼筜温莎公馆”、“宝嘉拉德芳斯”,“莱顿”、“温莎”、“拉德芳斯”分别为荷兰、英国和法国地名,这明显是违反地名法规的。《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禁止使用国外人名、地名作地名。”同时,还凸显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缺乏自信,有崇洋媚外之嫌[8]。
四、结语
楼盘的命名过程是语言文化不断创造的过程。在时代快速更迭的今天,楼盘名称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商业楼盘没有大规模开发的时期,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地区大部分用“厝”、“宅”等这类具有闽南特色的通名为社区命名,如“曾厝”、“孙厝”、“钟宅”等。然而在厦门新建楼盘名称中,“厝”、“宅”早已不见踪影。但我们仍然在音节音律的组成方面发现闽南特色的印记。除了通名和平仄音调外,作为都市语言“风向标”的楼盘名称在音节选择、结构组合、专名的语义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着语言的发展,更向我们展示了这座美丽鹭岛的城市文化变迁。开发商在进行楼盘命名时,不能一味追求“霸气”、“洋气”,应该考虑如何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和闽南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取既有文化底蕴又体现厦门风貌和文化的名称。
参考文献:
[1]钱理,王军元.商店名称语言[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2]潘肖珏.公关语言艺术(第四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273.
[3]罗江霞,刘传江.赣州市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4(14):257-259.
[4]麻昌贵.楼盘名称“去通名化”现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77-80.
[5]吕津.杭州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35-40.
[6]黄玉淑.桂林市楼盘名称命名的语言文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69-74.
[7]贾益民,张雪芹.广州新建住宅楼盘名称命名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2):66-78.
[8]马宇.楼盘名称的语言与文化因素:重庆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09(11):90-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