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母语教学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018-01-02张宏芳
张宏芳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母语教学正面临新的情况:上级新的政策精神引起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转变;学生成才成长与岗位工作的需要,促动母语教学内容进一步融通;授课形式的新变革给教育者带来新挑战。任课教师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适应课程的新情况,学习教育新技术,运用教学新模式,不断学习和进步。
关键词: 母语教育 形势 对策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母语教育教学主要涵盖大学语文(以文学为主要载体的课程)、应用文写作、实用口才等与中国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课程及相应的学生课外拓展学习与训练。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内涵的愈加深厚、高等职业教育“卓越计划”的启动和“国家优质校”的培育打造,母语教学一直在不断改革,未来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改革。目前面临的主要情况有三:一是上级部门、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将引起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转变,二是学生成才成长与岗位工作的需要促动母语教学内容进一步融通,三是教学模式的革命性改变给教师带来新挑战。笔者基于對社会企业需求调研和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实践,结合形势发展,针对未来几年高职母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一、上级新精神引发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进一步政治化
高职院校母语系列课程中的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中国文学经典为主要载体的人文课程,借助文学平台,指向“人文”目标,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社会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活动等途径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作为以经典的文学文本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语言文学为主、兼顾文化的课程,历来被认为“文道统一”。从人文素质教育到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本质上都涵盖其重要成分,并起到重要作用,是高职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主要教育平台之一。
高职院校校内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陶冶情操”作用的认可度最高,对“陶冶情操、培养性情”特色(倾向)的大学语文的接受度最高(高达62.8%)。轨道交通企业(含国家铁路和城市地铁)调研显示:理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和文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都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在岗人员对此的总体认可度为22.5%,且干部岗比工人岗大5个百分点,说明岗位层次上升,对“文学素养”的需求略有增高。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进一步落地实施。结合这样的形势研判,高职院校不能不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语文,关键在于大学语文应该上些什么内容和怎么上,是继续传统,还是进行内容和模式、方法、手段的革新及教育目标设定的与时俱进?这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和紧迫任务。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大学语文老师要有战略家的眼光,不仅要讲授知识、指导解读,还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精神层面,可以说,尽管文学文本分析和文学知识的深浅度不同,但传递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可以趋向一致,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柔性引入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社会工作需要促动母语教学内容进一步融通
1.表达课程进一步与行业融通
语言表达包括书面文字和口头言语两个方面,体现在高职课程设置上,就是应用文写作和实用口才。社会职业岗位对高职毕业生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需求,使得口头和书面表达课程在通识性的基础上更加行业专门化。
首先,应用文写作应更加向行业化靠拢,而非趋向通识化。比如轨道交通行业具有独特的运作要求和规律,许多应用文种,如铁路部门的运输情况分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客流量分析报告、铁路电报、铁路签报、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作业程序等,虽然经过仔细分析,可以按照它们的结构构成要素、内容、写作要求等归纳进入通识性,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等文种当中,但是具体到行业的实际使用中,还是与一般的通识性文种有不少区别。这是因为:第一,各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岗位特点、组织结构等因素使其各部门各单位多年来形成了符合自身需求的应用文撰写与处理规则;第二,国家党政公文处理办法和格式规定几经修改与变更,但行业企业的工作人员仍沿用一些旧例,留有残余未变;第三,有的文种在某些行业不用了,但某些企业仍在使用,如铁路电报、签报等。我们在知道常规性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特殊性。这就要求高职语文老师不仅要了解学校所面向的特定行业企业的文种的特别之处,还要懂得行业的组织架构,如各铁路运输局运输处与客运段的关系;懂得一定数量的专用语等,如“接触网”、“停时”、“车列”等;懂得一些必要的行规,如行业内部的事故定性、定级规定等。
其次,口才要更加符合行业岗位需要,更加精细化、专门化。如铁路物流与客货运方面的营销口才、铁路服务口才、铁路沿线导游口才等。与上述应用文写作情况相似,它们既有通用口才和各专业口才的共性,又有轨道交通行业的深深烙印。我们必须熟知行业的相关知识和规定,如客货运线路的运行里程、收费标准、沿途站点、所需时长等,授课时就更有实用价值,更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必须具备通识课程以外的特殊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2.教学内容进一步综合融通
社会调研表明,无论是以人文性为主的课程还是以工具性为主的课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体现出强烈的综合性。文学素养往往体现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之中,如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用语精炼,善用雅语、成语、典故,恰当引用古今中外诗文名句等,倾听和阅读时能够懂得字里行间的深意,懂得交际对象所用的成语、典故、古文句意。语言表达课程最终要落地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在实际的社交中,不仅应该把话说出来、写出来,更应该考虑如何说写才更得体,更具实效,这就会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和要求,如礼仪、中外文化史、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文字学、行业专业知识,等等。打通学科界限、专业界限,甚至原来课程的界限,重组综合性课程,更适应社会实际应用要求。有的课程内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融通性与综合性,如实用口才综合社交礼仪、交际心理学等;应用文在实际使用中,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惯例,呈现出综合性特点——文种的相伴出现,规范与特殊的矛盾统一,文字表达技能与其他技能综合呈现,思想认识水平与写作水平互补提升等。endprint
现以“文字表达技能与其它技能综合呈现”的情况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一个完整的应用文文本往往不是语言文字表达本身技能的单纯呈现,而是结合其他技能,诸如计算机应用技能、版面编排技能、绘图制表技能等一起呈现的。许多文稿就其本身的文字表达基本功来说并不差,但文面给人的感觉不规范、美观,说明文书的制作者缺少文面规范的常识和意识,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不过关。写作时只具有文字基本功还不够,还应该掌握文面常识、文书版面的规范性要求,熟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国标要求,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技能等。只有掌握相当多的与文书制作处理相关的各方面技能,才能把“文书撰制”做到理想程度。
研究课程的这些综合性特征对于课程的教与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学中注意到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引导自学,学以致用。综合性特征对职业教育中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还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一是教师应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职场情境、生活情境,只会“教教材”的纸上谈兵肯定不符合“综合性”的需要;二是教师要开动脑筋下足功夫,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批评,丰富课堂教学內容,将理论学习贯彻到实践之中;三是教师除了掌握本课程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也要不断学习,掌握各种相关技术的使用技能,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升综合能力。
三、授课形式的革命性改变给教师带来新挑战
1.知识获取不再是稀缺资源
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授与获取不再是稀缺资源,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有所改变。网络的普及与上网的便利,使学生获取知识变得非常方便、快捷和海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惊人进步使得人们能够非常便利且迅速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广纳百川精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校园文化、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国际风云;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科技的发展动向、历史延革;进行休闲娱乐、感情交流、学术讨论等。音频视频的广泛通行,AR、VR等新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人们打开真实场景感的、立体的、细节化的、解剖式的学习和训练界面;“谷歌”、“百度”成为许多人的解疑“神器”。应该说,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获取知识,学习间接经验。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一旦发现老师“满堂灌”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上很便捷地搜索到,甚至比老师讲得还要全面、精当、新颖,那么老师的授课权威就流失了。在信息化时代,老师更要引导学生怎么找到所需知识和信息,对这些知识和信息如何进行选择、思考、归纳、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创新;在获得所需知识和信息之后,如何结合社会和职业需要进行相关实践和拓展,进而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轨道交通高职院的学生愿意听到新颖独到的观点,愿意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希望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有独到的见解,不照本宣科或人云亦云。这样的期求事实上对教师的学识、思维、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掌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跟得上时代要求,牢记“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学习和进步,不能用“我不会”回避新的技术,打发新的疑惑,解决新的问题。老师要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所在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有比较丰富全面的了解和前沿性的研究,有较为合理而独特的见解,有一定跨界研究和吸纳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部分语文老师,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比较好,解说详细,原因的分析推导也头头是道,但是一旦显示实践运用能力的时候就“露怯”,如某些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老师只活在个人世界里,缺少对时代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沿用十几年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忽视教学对象接受方式的改变,不学习新技术的使用;某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老师写不好一份格式规范的计划。这样的状况如不改变的话,会大大影响母语教育教学质量。
2.“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推广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各地纷纷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并展开教学应用。江苏省于2017年9月发布了《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要求“十三五”期间,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全面融合,卓越(优质)高职院校率先建成智慧校园。随着“e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教育”的全面建设和推广,混合式学习方式成为高校教学的新模式,涌现出慕课、SPOC、翻转课堂等不同名称的教学实施形式。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给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学习的时空环境、学习行为、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理念因互联网而改变。
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最大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清华大学慕课(MOOC)”的推送,以及清华大学“SPOC”教学平台的启用,为全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把慕课资源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先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以讲授知识为主,转而组织学生开展进一步的讨论、答疑、完成或优化作业、实作训练与深广性拓展。这种网络学习与面授的交混——翻转式教学课堂,完全颠覆既往教学的模式:一是把原本的教学程序颠了个个儿——原本是老师先讲同学后练,现在变成同学先学后练;二是有选择地引入在线课程,与课堂学练融为一体。
江苏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要求,颁发了《关于做好“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16〕14号),出台《“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2016年暑假专门召开了全省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动员和培训会议,在省属高职院校范围内大力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构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共同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文件要求各校要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形势下,母语教育一线的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的手段方法,开展实际应用;必须具有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母语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有较强的线上线下互通的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有课堂领导、组织、掌控能力,有实作和示范能力,有鼓励学生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开展自主学习的引导能力。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学生在进步,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信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及时了解新形势、新情况,想方设法解决新问题,教师一定会成为教育事业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3号,2014.
[2]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教高〔2015〕3号,2015.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苏教高〔2016〕14号,2016.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
[6]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教职成〔2015〕9号,2015.
[7]江苏省政府.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Z].苏政办发〔2017〕123号,2017.
此文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习近平文艺谈话对高职语文教育的启示研究”(项目号Y160022)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