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路者
2018-01-02崔竣豪
崔竣豪
在几许斑驳的中华篇章里,你还记得文化的美名吗?你又可否知道,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用了五千年的时间,提炼出专属龙的传人的记忆?你可曾想过,文化是如何在五千年的时光里,一步步突破黑暗的重围,披荆斩棘,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看见“文化”手上厚厚的茧子,脸上绺绺的皱纹吗?你听见“文化”在默默哭泣嗎?五千年的岁月,仿佛南柯一梦,徒留文化落寞的身影在二十一世纪踯躅。一份份珍贵的文化,就像流星划过天际般,璀璨后只剩下黯然,令人唏嘘,在记忆的深处里,你还记得那些曾让你为之动容的文化吗?
揭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我看见了书法的踪影。儿时,我常听别人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挺直身躯的毛笔,似乎在教导我们做人要坦直,不要虚与委蛇;那雪白的宣纸,好像在召唤我们,在空白的人生页面里涂上绚烂色彩。当我第一次上书法班时,老师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学习书法,并一代一代地传承是我们华裔子弟的责任。那时,我只是含糊地点头,但长大后,我才体会到其深奥的含义。书法,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工整与美观,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专属于我们龙的传人的艺术。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点一勾,都抒发出独特的韵味。不管是楷书、隶书还是草书,都凝聚了我们祖先深邃的智慧,凝聚创字的血泪。如今,我们在这二十一世纪的苍穹下,却渐渐忘记这一门独有的艺术。白纸代替了宣纸,圆珠笔代替了毛笔,电脑印刷代替了墨汁,砚台也因此英雄而无用武之地。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确为我们带来便利,但请不要忘记,书法是我们缱绻的温柔乡 ,不管时针转了多少个圈,它永远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让书法走进课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如行的话,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那一阵曾萦绕心怀的墨香。
听,那并不是熟悉的钢琴声,也不是狂野的萨士管,更不是青春奔放的吉他声。声音由远到近,高潮低潮,欣喜悲哀都演绎得丝丝入扣,紧扣人心……华乐,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声乐艺术。从我父亲口中得知,我的曾祖父是一位曲艺人,而他最拿手的就是二胡。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听曾祖父拉二胡。曾祖父的二胡声,哀怨人心,凄凉万般,他听得如痴如醉。虽然我无缘聆听曾祖父所拉奏的二胡,但当我看见摆在客厅一隅的二胡时,我的心都会泛起一阵阵涟漪,因为它不仅养大了四代人,还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华乐,就像只有声音却没有画面的电影,凭藉高低之音,精湛的技术俘虏听众的心。曼妙的华乐,用唯美的声音去延续文化,用幽幽音韵去传承文化,这是华乐的精神,更是中华儿女的使命!如今的世界迈向国际化,大多数人都喜欢西方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可是,请你不要忘记身上的血液。不管是吕洞宾吹奏的箫声,还是王昭君弹奏的琵琶声,抑或是流水行云的古琴琴韵,我们都要永远记着,因为华乐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宝藏。
有的人说,龙的传人,一年的日子就在筹备节日中度过。这句话说出了我们传统节日的真谛,因为传统节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冬季准备过春节,夏季准备迎端午,秋季准备庆中秋。我们的每一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含义,为文化增添色彩。每逢佳节,大家喜乐融融,好不热闹!甜爽可口的汤圆,香气逼人的粽子,垂涎欲滴的月饼,齿颊留香的年糕,都是让我们食指大动的应节食品,他们都代表着团圆、快快长高的美好寓意,在传统文化中留下独特的风格。可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一些传统节日都渐渐被淡忘,有些人,甚至不把它们当一回事。这是多么的悲哀啊!在有些华裔子弟眼中,玛尼可龙比汤圆更甜美,蛋糕比月饼更可口。什么“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慢慢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追忆,甚至尘封在文化的记忆里。因此,请谨记,我们是“龙的传人”,一定要把这些节日代代相传。无论燕子南迁多少回,花开花落多少遍,我们都要在心中留下一片沃土,让文化的根深深扎下。
文化,是民族的根,在共同的土地上渐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生生不息。也许,二十一世纪的寒风太过凛冽,骄阳太过毒辣,骤雨太过滂沱,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是华裔子弟,是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每一份文化所带来的每一丝感动,每一线希望,每一滴眼泪都融进我们的血脉,挥之不散。当你拿起毛笔挥洒自如,演奏华乐得心应手,对传统节日了如指掌时,你的嘴角一定会牵起笑容。千万不要让文化在黑暗中停滞不前,不要让文化变得黯然。哪怕有一天文化迷路了,我们也义无反顾地成为他的引路者,引导它向无数个未来的世纪前进!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接下传承的火把,成为文化的引路者吗?
(指导教师:刘玉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