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实反应切身之痛
2018-01-02樊欢
樊欢
当《李占洋非裸雕塑展》在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现场摩肩继踵,热闹非凡。当日虽天转骤雨,众多年轻学子依旧慕名前往,只为一睹前辈风采。此次非裸雕塑展所展示的作品,除《风月》系列和大型雕塑《“租”——收租院》外,几近囊括了李占洋生平所创佳作,各种类型应有尽有。现场布置依照“市井”、“殇逝”、“故实”和“人际与国际”四个主题,详尽梳理了近年来李占洋创作的演进脉络。意在重装整理后,继续蜕变向前。
李占洋基于对马松作品的研习,多有采用片段场景。现场种种人物所呈现的“世间百态”,无疑唤起了观者对于十多年前中国市井生活的记忆。那时,不论大城小城都聚集着不合乎现今城市管理规范的店面,也让里外不一的洗发店、按摩店、卡拉OK厅有了一席容身之地。那些灯红酒绿、香艳溢欲的醉生梦死之地,成为李占洋“放弃一切标准”“表达生活原生态”的故事蓝本。置身其中,他是看客;置身事外,他是观察者,世间万象进入了他的雕塑。
作品《丽都》《山城夜色》《吃火锅》《老板吐》等场景雕塑,陪酒女显得十分耀眼,所刻画的应召女郎个个形象鲜活。人物塑造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粗糙泥塑感,着色后油光铮亮,尤其显得粗俗,但其中却突显了热情奔放、大方豪气的神情仪表,其不无动人之处。透过那刻意被拆卸的墙面,原本隐不可见的私密生活,全都完整呈现于眼前。其间的男男女女纵情声色,在靡靡之音的酒肉生活里,忘却了白天的麻木与困倦,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仿佛黑夜替代白天,成为了光阴的主角,成为了生活的全部。虽然作品中的场景早已被“文明城市”取缔,但在底层生活中并未成为过去,高消费、伪包装后的精致,仍然掩盖不住欲望挟持下的应召现象。驻足作品,不免流连遐想,早已被规训严禁的背后,又如何以不同方式存在。所谓文明表象,在不公平的社会竞争背后,又暗藏着多少人性的扭曲。
人存于世,实在不易,其间的酸甜冷暖仅能自知。个体与个体之间尚且保有不能被完全理解的困局,芸芸众生更含有多个重叠交错的被阐释的不同棱面。而李占洋成功地将自己从中抽脱而出,宛如看客般凝视现实,凝视那未解的棱面。在他那独具地方特色的场景雕塑中,不乏依山而建的南山饭店、黄桷坪人头攒动的夜市等生活场景,一个空间即是一种记忆,即是一个故事。他在冷暖自知的悲喜之间,以观察者的身份出游,将众多人物的瞬间生活凝固,留在了历史性、生活化的并有日常见证意义的雕塑创作中。
对于展览作品,我亦深感他所承载的个人之痛。若市井的街头场景是李占洋洞察人世的直觉淬炼,那医院的场景便是他个人悲楚的感性流露。
李占洋《医院》系列作品分别为《看病》《住院》《抢救》和《病逝》几个段落,其创作来源于对病逝母亲的追忆。作品陈设在四辆真实的救护车内,连环画般展现了人濒临死亡时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彻心扉的悲悯。大爱铸成的大悲,造就了李占洋对医院敏感场景的深度刻画,回荡在他的诗里:“回到病房时妈妈静静地睡在那里,可她一醒来便浑身剧痛,恶魔折磨她每根脆弱的神经”“我的脸埋在她只剩一层皮的手中,泪如露珠润泽干裂的土地,可露珠润泽不了干旱的夏季”。拳拳之心何以报得了母亲的养育之恩,何以慰藉那深沉如海的母爱。李占洋在无限的悲痛中深深地体悟,关于母亲、关于爱、关于易逝的人生——“那凄淡的夜,随妈妈一生颠簸”。
李占洋的雕塑透过悲伤影射世间的疾苦,记忆成为了回想的载体。他将个人的经历,鲜明而又强烈地呈现在眼前。这些场景既很日常而又很典型,这些雕塑既是经历又是象征。
李占洋作品,是其個人真诚性格的写照。他的作品以场景雕塑居多,人物形态极为丰富。正如他自己在文章中写到:“假使直觉告诉我,使我受了这么大刺激,那就把它做成作品吧”“‘艺术来源与于生活,我觉得并没错,但‘艺术高于生活,我就有点怀疑了。我的目的是表达生活的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