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食品究竟有多少令人排队的理由
2018-01-02小绿桑
小绿桑
付出两个小时,换来一条精彩的朋友圈,收获一连串点赞,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实惠的选择,反正太阳底下无新事,吃到热门食物,也是一种本事,如果是男友为女友排队,更是爱的象征。
我就吃过一次网红食品,是×师傅糕点,山寨无数,但我坚持要买到最正宗的,就去了认证店铺。非繁忙时段也排了几个人,排到了我,一想是网红食品,又耗费精力排队,不多买点对不起自己,这个也要,那个也要,买了80块钱的糕点。路上就偷吃了几口,满嘴的肉松和沙拉酱,咂巴一下,有点腻。回家后迫不及待拿给父母吃,介绍说这糕点有多红,上海人都要当伴手礼带回去。爸妈勉强吃了两块,说还行吧,我还嫌弃是他们味觉不够灵敏,×师傅可是众口称赞的“美味”。
后来为了消灭这80块钱的糕点我付出惨痛代价。网红食品价格并不贵,20元一杯的奶茶,20元一斤的糕点,30元一块的蛋糕,6只50元的青团,30元一盘的小龙虾盖浇饭,谁都负担得起。但为了吃下这4斤的糕点,我一个礼拜的健身成果全部白费,一节私教课400,等于浪费了一千多块钱。只因它是网红,哪有不尝尝的道理?口腔里塞满了肉松和甜腻的沙拉酱,最初的新鲜渐渐化成了厌烦,怎么还吃不完?
网红食品容易买多,既然费劲排队,又有购买限制,何不多买几种,又怎会不多吃几口?于是有人不停吃蛋糕,喝下几杯奶茶,像是对时间成本的补偿。下决心的减肥计划在网红食品前宣告破产,可咂巴那些甜腻的味道,无非就是太多的食品添加剂。
买网红食品,买的过程大于吃的味道,兴奋感从听说、排队到购买,直至拍照上升至顶点,吃完又急速下滑,很多人得出“不过如此”的结论。手机摄像头仿佛充满神力,经由它们拍摄的东西显得庄重起来。当然拍摄并非随意,而是讲究一种构图、配色,达到景色、人物、物三者的和谐统一,人物的部分肢体会刻意入框,如一只握着乌云冰激凌的手,如在牛蛙面上比出的V字手型。
吃东西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日常生活,被人为地拉长,变成一种仪式化的行为,只有经过排队的食物,才是具有品质认可的食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人总结了网红食品几大特征,或者说炮制爆款食品法则:一是要在食品前面加一个老年人的名字,如“胖阿姨香酥鸡”“王阿婆丝袜奶”——听什么“阿婆”“师傅”的,一下子就觉得正宗、有秘方,阿姨哪能骗人?二是网红食品里讲究加料,有些料一定要往死里放,比如芝士,炸猪排里面放,面包里放,汤里放,你只要放得多能拉出絲来,小姑娘都觉得好吃。还有牛油果、榴莲,多放点水果她们开心死了;三是找100个人来排队,生活时尚频道主持人采访一圈,本地微博公号一起推,加上严苛的购买限制:限量、回答暗号、星座特惠,对待客人不理不睬,越严苛他们越买账;四是不管卖什么都加上“网红”两字,总会有人相信。这几条做到, 不管卖什么都是爆款。我还要补充一点,网红食品一定要充满视觉感,能拉丝的芝士,鲜艳的水果,密密麻麻的肉松,厚重的奶盖,集中摄像头的焦点,让人得出花费两小时排队真值的满足感。
但这种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让人怀疑,它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不再依靠时间的检验,和工艺的提升,完全从人的从众心理出发,反向推导,什么会让人排队?是超高的性价比,是发朋友圈的虚荣心,还是人云亦云的“口碑”?这些经过商家的量身打造,必然能炮制网红爆款。
排队所承载的是一种愿意付出时间而获取的成就感,大家认为越是付出时间成本的东西越是好东西。本来这种时间成本既体现在制作者的长时间制造,也体现在购买者愿意花时间等待获取。但现在,只有购买者付出时间成本,制造者反而是批量生产,他们更多的时间花在营销,而非产品质量提升上。
至于味道、食品安全、营养配比,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