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的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2018-01-02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部位负荷

□ 马 珍(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大学生的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 马 珍(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运动损伤是人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所发生全部创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部位、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加以说明。为学校体育和大学生的科学锻炼提高理论支撑。

学校体育 大学生 运动损伤

高校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学校体育锻炼中,由于运动项目繁多,运动损伤的产生较为常见,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习练者技术动作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人体损伤部位也各有差异,所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拉伤、关节损伤、关节韧带损伤以及腰肌劳损等运动损伤。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西北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状况,分析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并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发生几率,提高科学体育的质量。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大学体育”课程参与者)作为调查对象及损伤发生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法: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150份,回收问卷调查表150份,有效率100%。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为 “大学体育”课程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部位、原因及发生机率等。

(3)数据统计法: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统计说明。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运动损伤的发生频率

表2 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都受过不同类型的的运动损伤,且各部位的损伤发生率各不相同。其中损伤部位在1-2两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2%,2-4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67%,无运动损伤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33%;并且80%的大学生都有过在体育运动中肌肉痉挛的现象。由此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损伤发生率较高。

表3 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

从表 3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时段大都集中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的时候,二者分别占据了总人数的58%和24%。由于缺乏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较为松散,许多学生不具备充分的前期活动就进行体育活动,因此导致运动损伤。外加学生对体育竞赛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在比赛当天能坚持下来就可以完成比赛,抱有侥幸心理,缺乏一般性训练和专项性训练,导致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

表4 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

从表4反映出,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各部位损伤发生率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为踝关节 (54.67%)、手腕 (40%)、膝关节(35.33%)、肘部(34%)、腰部(32.67%)、肩部(17.33%)、颈部(14%)、其它(12.67%)。可以看出各部位的损伤大多数都在于关节连接处,并以腰部和下肢为多发部位。这是因为关节连接处都是运动最为频繁且运动幅度较大的部位,又是最为薄弱的部位,所以在剧烈运动时,常常会出现无法承受其压力,导致关节处扭转损伤,这类损伤不易恢复,往往会出现陈旧性的创伤,并且损伤程度还较为严重。

表5 运动项目与运动损伤的调查

从表5可知,损伤较多的项目是篮球和足球,损伤率为64%和41.33%。这是因为这两项都属于同场对抗类,运动强度和技巧较强,所以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运动损伤与体育项目有密切关系,其损伤部位有较强的项目特点,项目不同其损伤部位也不同。例如:篮球、足球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较大,也易发生下肢损伤的几率;羽毛球、网球易发生肩部、手腕、背部的损伤。其原因是这些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接触的机率较高,受伤的可能性较大;外加,学习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活动时场地条件差,也是这些部位损伤高发的重要要素。

3、损伤原因及分析

3.1、损伤原因

本次为了研究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发生原因,在本次问卷中调查总结出造成损伤的原因归纳为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思想意识、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个人情绪、意外、气候环境及场地器械、其它。

表6 损伤原因

3.2、原因分析

(1)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是使机体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运作,促使人体进入运动状态。如果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将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滞后,身体肌肉僵硬、韧性延展不足,运动技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从表6的调查中发现,课外体育活动的准备活动不充足,多于体育课教学。在调查中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不是很清楚。

(2)缺乏运动损伤意识。由于大学生对运动损伤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于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和缺乏预防知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同学在运动过程中欲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原则,反而损伤了身体。

(3)技术动作不正确。由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出现技术动作的不规范,导致在运动时违反了人体工学或力学原理,造成某个部位的损伤。例如:武术,在做“腾空旋风脚”的动作时,落地动作的错误会导致习练者的踝关节及膝关节的损伤。

(4)内部因素。(个人的心情、身体素质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个人状态,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升,可调节有机体的各项指标,(肌肉的收缩,血压循环,减缓心里压力)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5)外部因素。(运动负荷、环境、气候、场地器械)在体育运动中,运动负荷过大,学生无法承受一定的负荷,导致肌肉等身体疲劳,造成损伤的发生;外加气候、环境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机体具有一定影响吗。例如:在冬季,温度较低,气候寒冷,不能有效的热身,导致身体肌肉僵硬、弹性减小,造成运动损伤;符合标准的场地及器械可最多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4、结论

在以上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损伤的时段在于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外加学生没有很好的预防损伤的措施,所以损伤的发生几率要大于在体育课之中;其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多见于同场对抗类的体育项目;损伤的主要部位多见于膝关节、踝关节、手腕、肩部及肘关节;主要原因是在体育运动时,准备活动做的不是很充分、运动损伤意识的缺乏,技术动作的不规范所导致的;另外,个人情绪不佳,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较差、场地设施不全面、保护不当,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运动保护措施,做到既要会练也要会防,在日常的体育运动中,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外加学生要多学习和了解体育保健知识,增强自我预防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把损伤率降到最低。

5、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几率,消除严重的运动损伤事故,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应该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应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做好训练后的放松恢复工作。

5.1、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除了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外,还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使肌肉、韧带的收缩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因而做好运动前的活动,可有效预防损伤的发生。“准备活动”分为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一般性准备活动。另一个方面是,专项准备活动,两者要互相搭配。一般训练前的准备活动首先慢跑、提升体温,然后是肩、腰、胯、腿的柔韧拉伸练习及基本的跑跳练习,结束后方可进行专项动作练习,使机体得到运动黄金状态。

5.2、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

从运动保健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在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中,会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从而导致运动性损伤。因此,要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不同的运动负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在安排运动负荷时,一般采用运动量与生理负荷相结合的方法,适度运动,使机体恢复时间与运动强度成正比,并在运动结束后采取一定的放松措施,已消除肌肉疲劳,加快机体的恢复。

5.3、提高思想意识,加强保护措施和医务监督

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必须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水平,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且习练者必须学会或掌握自我保护措施,这是预防损伤的辅助环节。尤其是做篮球(扣篮),体操(单双杠),武术(腾空动作)时,其动作的特点力量大、速度快,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学生全身或身体某部位的损伤。所以,学生要做好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另外,还要重视医务监督,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定期体质检查,重视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和一些运动恢复方法,如包扎、按摩、推拿等保健学技能。

5.4、加强易损伤部位及运动损伤的恢复

学生应该加强对易伤部位的训练,增强易伤部位的组织结构,加强核心力量的锻炼和肌群力量训练,增强肌肉、韧带的稳固性,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方式。

运动损伤的康复,可采取理疗方法(物理疗法),对损伤部分进行针灸、按摩、叩击、擦拭药水、外加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与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快损伤部分的恢复。

5.5、加强学生正确技术动作,完善运动场地及器材

加强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使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降低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推进。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及器材,加强场地、器材的安全管理,及时维修或更换已损坏的器材,使运动损伤的发生降为最低。

[1]宋兰良.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体育院系通用教材.运动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徐军,张继荣.运动疗法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G804

A

1006-8902-(2017)-12-LXY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部位负荷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呆呆和朵朵(13)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