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核心素养的形成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实施

2018-01-02章丽芝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法治道德

章丽芝

(常熟市海虞中学 江苏苏州 215500)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首要任务。想要达成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核心素养的发展切实落实到课堂构建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体和支柱,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完备的内心世界,树立正向的道德与法治观,从而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课程导入的激趣巧运用

一堂生动的课堂构建,离不开富有启发性的课程导入。导入语不但起到奠定课堂中心思想和情感基调的作用,还能够快速地安稳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对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师生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情境导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逼真的社会生活情境,营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第二种,故事情感导入,一些新课内容,可以使用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与所授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思考分析。第三种,时政、热点的导入,关注时政热点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根据当前最受关注的时政热点、焦点话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和思考这些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第四种,问题的导入,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所学内容,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启发性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九年级下册“建设法治国家”的课程导入,可以根据时下的热点,“两会”相关信息,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时政热点中,体会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各个阶层人民的心声,感受我们祖国法治建设的过程。再如,“保护生态环境”的教学,在课程导入时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对各个城市雾霾的报道。这种使用视频视觉冲击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地关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深刻地感受到雾霾的危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自主学习的问题巧操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各种“问题”为线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问题导学是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中心,发现、生成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合作,并结合“问题”自主学习,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做”的思路,整理和分析课堂知识结构。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也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阅读教材,提炼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各种“问题”中,不断整合、分析信息,构建成新的知识结构。

2.自主探究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方式。这并不是指学生自己学自己的,而是激起学生群体的学习欲望,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探索,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得新的知识。自主探究最常用的方式是分组活动,教师需要教材出发,整合课堂教学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及分工。然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设计合理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其中问题设计必须具备两个特点:第一点,层次性,适合小组全体成员参与;第二点,指向性,与生活密切关联具有探究价值。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学生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思维受限的情况。此时,教师适度地引导是促进课堂合作探究成功的基本保障。

例如“保护生态环境”的教学,可以采取分组自主探究的方式:你所知道的哪些情况会污染环境,它造成怎样的危害?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个组自主讨论,选择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探究分析。组1,选择了塑料袋的滥用,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组2,选择了一次性碗筷,对生活环境乃至整个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影响;组3,选择了无色无味的雾霾对人类的危害……。问题导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使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很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引导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益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归纳总结的巧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展示交流的演绎,调动不同个体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尾声,进行学习成效的思考,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升华课堂主题思想,在情感的提升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1.高效地课堂展示交流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用板书、小品、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根据由浅入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明确展示目标、思路、问题和程度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包容其他同学的成果展示,树立在倾听中产生质疑,在思辨中学会尊重的品格。对于学生的成果展示要及时给予激励和反馈,将异同的思想进行融合,形成相对合理的理论,这样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小组合作的能力。

2.归纳与总结用在课堂尾声处,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题思想有着升华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总结课堂内容,在学生的反馈中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鼓励学生畅谈这堂课的收获,例如自我提问“这堂课讲了些什么?”“我学到了些什么?”“今后我该怎么做?”等。学生一旦学会自主总结,将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填补”。在归纳总结的环节,还可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设计有创意的总结,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对联形式总结,创造出漫画总结,甚至创设出广告词总结等。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情感和生活的行动中形成优秀的品德。从课堂的激趣导入到课堂尾声的总结提升,是一个首尾呼应的过程,经过课堂学习以后,鼓励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解答导入材料中产生的疑惑,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并落实到生活中,将课堂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外化为生活行动,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最终归宿,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求更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实施任重而道远。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手,用激趣导入引导学生迈进课堂学习;在问题为主线引导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归纳总结中获得知识,在情感的提升和生活行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沃土。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基于技能映射的知识结构和推测关系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