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发布

2018-01-02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字融合经济

201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发布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1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

赛迪顾问互联网研究汇总新总经理张爽介绍,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在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都与这些变化息息相关。报告在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演变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的五型分类和评价体系,形成了对我国各省(市、区)的数字经济指数(DEDI)和五种类型数字经济指数的评价。希望通过评价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向,为未来各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对于数字经济的定义,许多机构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阐释。基于现有研究,结合现今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赛迪顾问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这些活动既包含了数字化要素催生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也包括数字化要素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带来的经济增长。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可以划分为基础型数字经济、资源型数字经济、技术型数字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和服务型数字经济。

报告显示,全国2016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平均DEDI指数为34.53。各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高到低可以分为4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5个省(市、区),DEDI指数超过50;

第二梯队: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天津、河北9个省(市、区),DEDI指数在35-50之间;

第三梯队:包括辽宁、陕西、重庆、贵州、江西和吉林6个省(市、区),DEDI指数在25-35之间;

第四梯队:其余11个省(自治区),DEDI指数在25以下。

DEDI综合指数排名显著高于GDP排名的省(市)有北京(-8)、贵州(-7)、天津(-6)和上海(-5)。这些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表现突出:北京、上海的基础型和服务型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得分较高,主要得益于两地良好的科研资源,新兴产业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两地第三产业发达,使用互联网数字服务的活跃用户数量较高;天津的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本地的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侧重制造业,在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智能制造就绪程度和企业电子商务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贵州的资源型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综合指数的整体提升,贵州政府针对大数据产业提前布局,政府和苹果、阿里等行业巨头实现高层对接,境内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国家大数据行业的整体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数字经济未来的大战展望,张爽表示,数字经济内涵外延不断拓展,各国竞争加剧。当前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各国围绕数字经济的竞争是融合了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智能应用、网络协同等多个环节、多个领域的综合创新实力的竞争。

其次,数据价值凸显,资源型数字经济迎来重大机遇。随着数据梳理、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的进步,生产、生活、消费等环节数据的争夺日趋白热化。未来,数据将与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一起,在贯穿产品信息、库存信息、流通配送信息、交易信息、使用状态、用户爱好等方面实现海量的积累,并在提高闲置设备、空间、人员的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再次,服务型数字经济持续增长,融合型数字经济风口已来。人口红利下,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未来在技术升级驱动下,服务型数字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当前,我国在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中仍然相对落后,随着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覆盖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流程环节的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正在快速形成。

此外,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并重,新巨头之争刚刚开始。工业时代,在各个产业领域,都形成了由大企业主导行业标准、垄断行业利润的“中心化”竞争格局。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各行业跨界融合加剧,新的需求、产品、服务、业态层出不穷,势必会对原有的“中心化”的平台、服务、产品造成冲击,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出现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平台型企业,打造“再中心化”的新巨头。

(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数字融合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融合》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