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寻踪“窝篮拉肠”

2018-01-02小吃货

饮食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芳村肠粉竹篮

文 / 小吃货

广州寻踪“窝篮拉肠”

文 / 小吃货

我对传统“布拉肠”的手艺大为赞叹,然而身边有些吃货朋友不以为然,并告诉我说,在芳村的一家小店里,还保留着一种做拉肠的终极形态——“窝篮拉肠”!恕我孤陋寡闻,此前,还真没听说过。

坐地铁一号线,一直坐到芳村站,从D出口出来,找了辆共享单车,沿着芳村大道,去到东漖北路涌岸街附近,就看到这家店了。怕食客们心存疑惑,老板干脆把“搵食架撑(生财工具)”都直接放在了店门口!据说,这家店的肠粉就是用这个做的。

进到店里,一墙的菜单就那么没有一点防备的出现在眼前。在小店的另一面是厨房,店家直接把墙壁改成了玻璃,让食客们可以看到窝篮肠粉的制作过程。

其实,这家店的肠粉制作过程并没有什么特殊,不外乎是在容器上刷油,然后倒上米浆,随后放入肉料,最后上蒸炉而已。但是让我看得目不暇接的,正是它唯一的不同:这里用来做肠粉的容器是一个脸盆大小的竹篮!

心中狐疑顿生:仅仅是这样一个改变,对肠粉的味道会有多大影响呢?

肠粉上桌,不着急吃,大可把玩观赏一番。有趣的是在粉皮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到竹篮的格子印在上面,这当真是第一次见。

最可喜的是,粉皮真的很薄,挑起一层来,薄到可以看穿过去。可说是我目前为止吃到过的最薄的一款肠粉了!

而这种薄透的粉皮,非常符合我对肠粉“越薄越好吃”的要求,一时间食指大动。

竹篮肠粉的口感果然不负我的期望。一块肠粉入口,滑口自然不必多说,与其说我是在吃肠粉,不如说我是在吸肠粉;粉皮在嘴巴里似有还无,舌头上明明有味道,但是一时间竟然感觉不到有东西存在,要仔细找找,才发现自己的舌头已经被一层薄膜所覆盖。

是的,这是我吃过最薄、最细腻的面制品了。而这种厚薄与细腻在味道上也大有好处:粉皮薄了,表面积更大,更容易吸收到酱汁的味道,于是,这家店的肠粉完全杜绝了某些肠粉店“沾到酱油那块才有味”这种尴尬的情况。

因此,店家提供的酱油也是偏清淡,偏甜,和爽口的肠粉一起吃,出现了一种我以前没有遇见过的灵动与潇洒。

正因肠粉太过惊艳,我并没有尝出肉料的好坏,打算再点一份,却发现在大招牌上有一款“家乡拉肠”,并标明内馅是“花生、芝麻、咸菜”,这也是我完全没有吃过的东西,当然要试一试。

家乡拉肠上桌,透过晶莹剔透的粉皮,芝麻等馅料一览无遗。这真的是一种颠覆我对肠粉认知的存在!

肠粉入口,让我大呼过瘾。芝麻花生之类的坚果提供了一种油脂的香甜,咸菜粒的咸香也渗入其中,味道颇有层次。口感则是极为有趣:方才已经说过竹篮拉肠那种震撼的爽滑了,但是内馅此时却和粉皮大唱反调,非但没有增加“滑”,反而刻意去做一种“硬”,于是吃它不能像前一份牛肉肠粉那样旋风吸入,反而要花点时间将馅料在嘴巴里满满嚼碎;在这个过程中,软滑的粉皮与耐嚼的内馅,虽然截然不同,却交相辉映,更衬托出了对方极致的口感!

吃完后,我重新做了一下功课。原来用竹篮来做肠粉,在广州很早就有。因为对厨师的手艺要求比用铁抽屉做拉肠高很多,所以,这种工艺现在越来越少了。

虽然现在在广州,这种竹篮拉肠并不常见,但我并不担心它会消失。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做出来的拉肠,真的和别的肠粉不一样,而且,真的足够好吃!

好吃的东西,自然会有吃货来守护它。不是吗?

猜你喜欢

芳村肠粉竹篮
条 件
那碗肠粉
彩色竹篮
在芳村
吃一碗最“正”的肠粉
TWICE AS NICE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
我家小妹妹
竹篮(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