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
2018-01-01陈蓓
陈蓓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文章摘取了2016年《纽约时报》中若干含有隐喻的新闻标题,对其源域、目标域和类型进行分析,揭示了隐喻的本质——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是如何在英文新闻标题中得到体现的。这种分析有助于读者理解新闻标题,从而迅速抓住新闻报道的主旨。
关键词:隐喻 新闻标题 源域 目标域
近年来,隐喻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现象。对隐喻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期。传统修辞学里,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研究扩展了隐喻概念的内涵。他们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这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到了认知阶段。如今,隐喻,从最初的一种修辞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而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是这种投射的基础。Lakoff与Johnson认为,隐喻可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
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精炼。当读者阅读传统纸媒时,最先浏览的往往是新闻标题。如果时间受限,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标题来挑选几篇进行阅读。而网络新闻更甚,读者只有对标题感兴趣,才会点击链接进一步阅读全文。因此,为了使新闻标题能在最大程度上吸引读者,对新闻的传播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作者会采用各种手法使标题更为生动。隐喻便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能对新闻标题的表达效果,对新闻的传播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5月30日出版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中有一篇题为From the Seeds of the Arab Spring, a Harvest of Dystopian Fiction的报道。标题中使用了典型的结构型隐喻。结构隐喻指隐喻中源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使受众可以按照源域的结构来系统地理解目标域。这篇报道介绍的是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出现的大量反乌托邦小说的现象。标题中的源域是一片作物,种子被播下,果实得到丰收。而目标域中的“种子”是2010年底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即“阿拉伯之春”。在运动过去若干年后,国家情况并未好转,人民的心情由充满期待变成了无比失望。这时在多个阿拉伯国家涌现出的反乌托邦小说,正是文字工作者们这种心情的写照,他们用科幻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的形式来描写糟糕的政治现实,而这种政治现实正是“阿拉伯之春”的种子结出的果实。读者通过阅读标题,能通过自己熟悉的源域理解抽象的目标域,抓住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点,也就理解了隐喻的内涵,从而快速了解了这篇报道的主旨。
空间隐喻也称为方位隐喻,通过上下、内外、左右、前后、边缘与中心等表达方位的概念来表达另一系统的概念。2016年5月27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有两个标题都出现了空间隐喻,分别为Mexican Military Runs Up Body Count in Drug War和Before ‘Brexit Vote, A Rise in Immigration。up(上)和rise(上升)在这里都表示数量的增加。Lakoff和Johnson指出这一类型隐喻的物理基础是如果一个容器里的物体增多,容器中物体的高度会上升。这一类型的隐喻在中英文中都极其常见,以至于人们大都已经习以为常,忘记它其实是一种隐喻了。在2016年5月25日的《纽约时报》的体育版有一篇题为Thunder, in Rout, Put Warrior on the Brink of Elimination的篮球报道。其中也包括一个空间隐喻,即IN IS INCLUNDED,OUT IS EXCLUDED。brink意为“边缘”,on the brink of elimination即暗喻快被淘汰了。
在2016年5月27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篇题为Subways in the Northeast Are Showing Their Age的报道,提出了美国东北部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城市地铁故障频现的问题。此标题中的隐喻,源域是人,目标域是美国东北部的地铁,其共同点是随着年纪增大,渐显疲态。这种拟人(Personification)型的隐喻也是实体隐喻的一种。
隐喻使新闻标题更加简洁生动。了解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有助于普通读者通过隐喻思维,以对已知事物为基础,提高对新事物的认知,从而迅速掌握新聞报道的主旨。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