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研究

2018-01-01王云龙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化抗日

王云龙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考虑效仿俄国革命道路来改变中国的命运。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它在向世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把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从而推翻其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消灭剥削制度作为自己的任务。共产国际不仅协助中国先进分子编辑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也帮助培养马克思主义骨干。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同时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实践的主体。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帮助指导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而避免了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这为党的健康成长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任务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共产国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帮助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五四运动的爆发引发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局势的进一步关注,苏维埃政府认为五四运动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遂派遣华籍共产党员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20年5月,共产国际派遣维经斯基来中国,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进行了会晤,表示了对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指导下,北京、长沙、武汉等地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同年8月,在维经斯基的支持下,陈独秀、李达、杨明斋、李汉俊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借鉴了列宁建党前创办《火星报》的有益经验,决定创办一份党内机关刊物。11月7日,《共产党》月刊诞生,主要介绍苏俄的革命经验、第三国际以及俄国共产党的情况等。《共产党》月刊所刊登的文章和资料为中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21年3月,共产国际派荷兰人马林来华,和马林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二人达到上海后,通过对中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的考察,认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机已成熟,便帮助起草和制定党纲并提供资金。在马林的建议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便是中国先进分子把刚刚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实际所取得的最初成果[1]。

在1922年1月,共产国际就组织召开了各国共产党和革命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对列宁和共产国际二大关于殖民和民族问题进行了宣传,提出“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翻,土地收回国有”[2]是当前中国革命的任务。共产国际的革命思想引发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考,使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共产国际的革命思想以及结合中国社会的状况,大会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中国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共产国际影响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大革命后中共革命政策的制定

“二七惨案”发生后,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同盟者的重要性。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同时根据列宁“被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和本国反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联合国民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24年,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为了防止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破裂,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的政策,拒绝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限制工农武装的发展,放弃革命领导权,因而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重要领导人斯大林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有两个正确论断: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3]267,二是“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基本的内在的经济内容”[3]325。这两个论断是斯大林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提出的,说明他对中国革命不同于俄国革命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这为以后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及时地帮助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政治战略的转变,在客观上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前提[4]。“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陷入危机。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对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同时也确立了土地革命和同国民党统治进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实行土地革命,发动了广大的农民,动员了农民的力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后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路线,“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5]。表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思想已经形成。

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是充分把握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

三、共产国际促进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进行殖民统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在膨胀,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革命力量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6]。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继续进行反共内战,引起了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强烈不满。共产国际在为七大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活动情况总结》中,严厉指责“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内的各集团都是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代理人和走狗”。共产国际代表季米特洛夫严厉谴责南京政府“无耻的卖国”。说明共产国际在强调民族矛盾的同时,也重视阶级斗争。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相关政策和指示,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提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认为“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7]。正式确立了“抗日反蒋”的民族统一策略。后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反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至此,在共产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中共“抗日反蒋”策略形成。

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为“抗日反蒋”方针就放弃了同蒋介石的合作,而是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组织工作。在了解到蒋介石有向红军妥协反日的倾向后,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并先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和《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表示不再公开谴责蒋介石,愿意与其停战议和,共同抗日。1936年7月,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了会议的内容和“抗日反蒋”策略的相关情况。对此,共产国际根据中共中央的汇报召开专门会议(又称“七月会议”),会议主张中共应改变“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同时并举”的方针。8月,季米特洛夫在讲话中建议中国共产党不应该把国民党蒋介石与日本侵略者等同起来,果断要求中共中央立即放弃“抗日反蒋”方针。9月,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七月会议精神,发出了《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提出了“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8],同时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总方针。

随着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大肆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而蒋介石仍一意孤行,调集大量兵力对红军发起新的进攻,最终迫使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对于西安事变的爆发,共产国际代表季米特洛夫来电表示这次事变除了有其革命性的一面之外,还有使中国发生新的大规模内战的可能,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双方互相妥协的基础上,这场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发来了一系列指示,催促中国共产党尽早转变策略,实行“联蒋抗日”方针[9]。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由实行“抗日反蒋”的政策向实行“逼蒋抗日”“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均源于共产国际的一系列指示,这些指示不仅使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更加完善,推动了中国抗战的顺利进行,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四、共产国际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支持,逐渐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及广大干部战士认识到了毛泽东军事指导方针的正确性,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正是这个背景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937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被派回国,由于他不了解中国抗战的实际形势,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妥协退让。一部分党员干部仍受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党内思想一片混乱。为了纠正错误思想的影响,1938年3月,毛泽东派任弼时赴莫斯科汇报革命工作。共产国际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后,通过了《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决定》。《决议案》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给予了肯定。《决定》指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声明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据王稼祥回忆,在回国之前,季米特洛夫曾嘱咐他说“应该告诉大家,应该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其他人如王明,不要再去竞争当领导人了”[10]。1939年9月,王稼祥在中共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尤其是朱、毛等领导的八路军执行了党的新政策,国际认为中共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的环境及困难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11]在接下来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根据共产国际和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会议基本克服了抗战初期王明“右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后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指出“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支持,六中全会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12],充分肯定了共产国际在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早已成为历史。客观评价这段历史,应当看到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积极影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共产国际虽犯过教条主义错误,但其利远大于弊。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共产国际都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尽管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但它对启发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姜怀忠.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萨发洛夫.第三国际与远东民族问题[M]//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83.

[3]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郑德荣,彭明榜.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73-78.

[5]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

[6]张巧利.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7]中共中央政治局1935年12月25日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M]//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04.

[8]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M]//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9.

[9]李冬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10]徐则浩.王稼祥年谱(1906-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90.

[11]王稼祥.国际指示报告[J].文献和研究,1986(4).

[12]毛泽东.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31.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中国化抗日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抗日小英雄杨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抗日英烈马威龙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是哪次?
爷爷的抗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