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区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作用

2018-01-01杨玉洁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

杨玉洁

培育全民族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内涵之一。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利用本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团结一致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这是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需求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问题,从挖掘地区文化特点入手,阐述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区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引领[1]。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

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往古来今的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一种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的信仰,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认同,又包含对外来文化吸收与改造的能力和胸怀。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的塑造和坚守,既是一国一民族文化振兴的骨气所在,也是从容面对多元文化交融的底气所在[2]。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内化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守,外化为行为上的传承与弘扬。文化自信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引导正确的价值追求,弘扬中国精神,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当前,高等教育应当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觉地挑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能力的重担,因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3]。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落脚点。

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自信教育还应该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以“中国梦”为导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民族团结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进一步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利用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自信教育,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宗教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教育,引导树立“四个意识”、“五个认同”的正确价值观,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民族地区建设者,引导其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一)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

目前的传统文化课程,仅仅散见于思政理论课中,缺乏系统性,不能充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藏羌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观、历史观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学校教育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传统文化、价值信仰的教育还较缺乏,实践性的授课方式还不够丰富,对学生的思想和灵魂触动还不够,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社会发展的需求。

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在思政课堂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尝试,力图将本土文化的挖掘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结合起来,但目前的形式还不够丰富,更多的内容和主题还在探索中。学生社团活动比较丰富多彩,但是与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结合还有待加强。

(二)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滞后对文化教育环境的影响

藏羌民族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和加强,文化产业缺乏总体的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欠缺,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文化的发展、转化和创新。

2.学校发展的瓶颈与学生素质的影响

由于客观地理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藏羌民族地区高校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金不足、交通不便、人才流失等问题。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生源也相对复杂,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无法短时间内就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给文化的转化、创新和自信培养增加了难度。

3.西方文化消极方面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各种丰富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其新颖性、刺激性吸引了一大部分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对西方各种思想文化还不能很好地分辨,甚至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自觉性和认同的积极性。

4.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

新媒体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拓宽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带来危机和挑战。网络文化越来越“泛娱乐化”的现象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大面积侵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5.民族意识和宗教因素的影响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差异导致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民族边界与集合,这些因素制约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4]。

宗教因素是影响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宗教信仰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我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少数民族公民信教历史由来已久且人数众多。境外有些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借机煽风点火,散布极端宗教思想,蛊惑民众参加所谓的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4]。

民族意识与宗教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这是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要突破的难点。

三、区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应当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了解国情,特别是要在深入了解教情、校情上下更大功夫,这也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5]。民族地区高校可以进一步立足地方,深入分析区域文化的特点与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在联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特色的文化教育内容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藏羌地区为例,有许多资源值得挖掘利用。

(一)藏羌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实发展

藏羌地区自然生态禀赋独特,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是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1.藏羌文化和茶马文化

藏羌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羌族以及安多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各个支系之间在方言、服饰、习俗、民居、餐饮、技艺、乐舞、节庆、生产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丰富的藏羌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正在与现代营销手段相结合,依托特色博物馆、非遗传习所、乡村文化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汶川地区西路边茶文化产业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得到恢复发展,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平台,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时肯定了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指出应该促进这种产业为“一带一路”服务。

藏羌地区是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贯通中华文化和藏羌文化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藏彝走廊核心地带。大禹治水、丝绸之路茶马贸易、土司官寨、松州汉藏和亲塑像都是阿坝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古老文化的光辉历程中产生的文化遗产,这也印证了该区域的民族团结历史。

2.红色文化

红军长征在藏区驻留时间最长、面临困境最大、召开会议最多,经历了最为悲壮、最为艰难的伟大历程,并在这里铸就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仅阿坝地区就有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两河口会议旧址、卓克基会议旧址、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巴西会议旧址和红军长征纪念碑园[6]。长征精神有力验证了我们各民族共同追求革命理想,不怕牺牲的革命历史,是新时代各民族团结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基础。

3.感恩文化

发生在藏羌地区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正是凭借着这种浸透于灵魂深处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得以穿越数千年历史风雨,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7]。

灾后救援和重建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汶川视察时强调,要把映秀建设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川县委县政府正积极致力于“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映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绿色文化

“绿色文化”是指藏羌地区长期以来因生态独特性、地域独特性形成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比如熊猫文化、珙桐文化及康养文化等。

藏羌地区是全球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在内的多个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植物活化石珙桐。被西方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于1903年历尽艰辛来到阿坝甘孜地区,将岷江河谷的帝王百合带回西方。当其第二年在波士顿盛放时,被称为“来自中国的救星”[8]。藏羌地区还拥有被誉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1936年,美国人露丝在汶川县草坡乡觅得一只半岁的雄性大熊猫,起名“苏琳”,将其带到美国,引起轰动[9],这是全世界第一只走出中国的活体大熊猫。2014年底,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其中,阿坝就拥有500多只,是中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和保护中心。熊猫文化的国际性,表现在它时刻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从深层次上折射出中华民族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价值观和生态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产生的康养产业文化迸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藏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正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产业经济升级,淘汰了旧的高耗能的工业生产模式,腾笼换鸟,发展旅游康养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农民腰包鼓起来”的发展目标。

(二)以区域文化充实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可以依托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形式,利用各类社会资源,继承和弘扬藏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抗震救灾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凝聚力量。

1.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藏羌民族地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革中加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0]。传统思政教学注重理论的分析,但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社会实际相结合,略显枯燥,以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培育校园文化平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发扬长征精神,并将抗震救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结合,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

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课堂,比如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开展了“红军在藏区”的主题活动,讲述长征精神,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历史;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体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利用身边灾后重建的成就,让学生调研地震前后的变化,以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部分区域由高污染的工业区转变成生态文明的康养圣地的变化,树立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强了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在讲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时,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精神,结合身边西路边茶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把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国际化思维。思政课堂上开展的“毛泽东诗词诵读”“新时代美好生活展望”等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展现不同人群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中国梦”,提高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此外,部分教师还在充分挖掘、提炼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编写专题讲义,制作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社会实践手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正在进一步挖掘区域文化特色,开展“羌族地区红军长征遗迹的现状与保护研究”等课题研究。各种与思政课堂相适应的文化活动一并开展,调动了全校师生的参与积极性。

用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生态发展理念充实学校的文化自信教育,已经成为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2.利用文化环境优势,提升区域文化的精神价值

文化自信应该是内心对文化价值的坚守,外化为行为上的传承与弘扬。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要引导青年学生立足于本土文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优势文化资源中的价值精神上升为“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价值认同。

除了理论学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不局限于大学课堂,通过亲身的文化体验达到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自信[11]。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学校办学优势,一方面,注重学生学习认知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策划、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民族地区的一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博雅历史文化协会”“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协会”“振翔教师技能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传承华夏文化,从我做起”“相聚团旗下·永远跟党走”“莎朗喜庆羌年佳节”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学生们发挥实践性专业的技能优势,通过诵读表演、微电影创作拍摄等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藏羌民族文化的魅力,回顾了长征历史,向全社会宣传了抗震救灾精神,对未来美好生活和“中国梦”充满了信心。汉族学生对参与藏羌文化活动,如锅庄表演、羊皮鼓舞、羌绣制作等十分感兴趣,藏羌等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同诵读经典、研习国学。面向全校各族学生的“汉唐文化花朝节”,从服饰、礼乐、诗书、思想、历史等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讲中国故事”的活动中,同学们走上讲台,走向社会,展示藏羌民族“马茶”文化与福建、四川等地的传统茶道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讲述“丝绸之路”历史。尤其在谈到汶川茶在2017年盛世公主号“海上丝绸之路”推广活动中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时,大家备受鼓舞。

各民族学生在这些系列体验活动中共同欣赏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认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展现活动,各族学生深化了对身边区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激发了各民族大学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

3.利用校地共建的优势,营造社会、校地共建的文化自信教育氛围

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应该抓住地方发展的契机服务社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校地共建。如何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贴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12]。

高校要扮演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助推器的角色。不少藏羌民族地区高校有藏语文系、美术系、音乐舞蹈系及民族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所,专业、人才及科研的优势使高校在藏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方面得天独厚。高校可以依靠这些优势在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发掘、保护、宣传上做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可以通过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式,使之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则可以依托自身的地域和文化资源优势,为高校提供教学和研究上的有效帮助,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通过校地合作,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和地方可以在文化建设上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藏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繁荣进步[13]。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与地方党支部联建活动,与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更深入地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指出,要把映秀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高校和社科类科研机构正在全面提炼“汶川精神“,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力图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精神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做成文化自信教育的活的案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有利于更好地营造全社会文化自信教育的氛围,通过实践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最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