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7-12-29徐刚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

徐刚

摘 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成绩及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79-01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但是从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广大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坚持新课程理念,加大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视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创新。

(2)教学环境不太理想。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教学效率要想提升,课堂环境非常重要。然而,纵观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学习环境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里面除了有教师教学观念的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只要一门心思去做练习题就行,课堂上听与不听影响不大,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认识上的错误,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加强学生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讲解“双曲线”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将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要围绕确定的目标开展教学,构建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情境。情境的构建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比如,教师可这样提问:大家都知道,椭圆形有上下左右四个顶点,那么双曲线又有几个呢?学生回答两个。然后教师继续提问:这两个顶点分别分布在什么位置呢?学生回答双曲线的顶点在实轴的两个端点。在奠定上述学习基础之后,再让学生理解双曲线的离心率。整个过程下来,突破了以往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思考,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極大地增强了思维活跃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经典例题的讲解,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应当紧紧抓住教师提供的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精力投入到实践当中。以“平行向量的线性运算”有关内容讲解为例,为了更好地引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物理学科中的“不同方向的力作用于小车,产生运动的效果不同”问题引入进来,抽出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动手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之后,教师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对“向量”的概念有很好的理解,明白向量有大小也有数量。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一系列的练习题,以此检查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不断出现,给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拓宽教学的渠道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电子课件,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或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能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忽视教师引导者的作用,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例如,在涉及“等比数列”相关知识的教学时,需要学生对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有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对细胞分裂数据进行分析,有直观形象的了解,再让学生去观察展示出来的数据,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的比都是常数。之后,再引出等比数列的公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深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传蕊,孙国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20年的回顾与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2]于新华,王新兵,杨之.对“数学教学效率”研究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