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大千世界,不过舍得之间
2017-12-29韩子轩
韩子轩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嘉布欣大道上的咖啡厅地下室里,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到站》,这是一部由仅有55秒长的镜头组成的电影,当蒸汽火车在镜头里从远处缓缓驶近时,在场的贵族们以为它要冲出来了,吓得东倒西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这些逼真的活画面后来真的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从百到个”凝练的精品
每所大学开设的摄影专业都会分有不同的学习方向,主要有电视摄影方向、电影电视剧摄影方向、图片摄影方向、照明艺术方向等。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对构图的把握、对瞬间的抓取和对影像的敏感度,但所有学习方向的摄影专业都会把静态的摄影,也就是图片摄影作为学生学习摄影的基础教学。因为把握好了静态的影像,才能更好地把握动态的影像。有的学长为了练好摄影的基本功,每天早起端砖块锻炼臂力,以求在端摄像机拍摄时,画面能更加地平稳。
要想获得纯熟的技术,就需要不停地实践。行内有句话叫“按下十万次快门才能成为一个熟练工”。但技术的纯熟,仅是衡量一个好的摄影师的最低标准。为什么说是最低标准呢?因为如果一个摄影师没有自己的思想的话,就只能被称为“双脚架”,无法成为顶級的大师。记得在摄影构图课上,老师说过,每个人都可能是大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如果恰好抓取到了动人的瞬间,一样能拍出伟大的作品。他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仔细观察生活,学会不用常规的方式和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把导演比作电视、电影作品的思想和大脑,摄像师就好比是双手,我们的行为是为了记录下导演构想的故事,从什么画面角度拍摄,用什么镜头呈现,都要依靠摄像师的把握。如表现一个人物高大的形象,通常选择从下往上的仰视镜头,表示崇敬;而从上往下拍则是有一种压低的意识在里面,通常有贬斥和压抑感。不同的镜头拍同样的画面,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记得在大学中有一次拍摄短片,要拍摄主角急促奔跑的镜头,当时我把摄影机架在50米开外,用远景来拍摄。可拍来拍去,总觉得主角在镜头中移动缓慢,本以为是她跑得还不够快,结果来来去去跑了好几次,把她累得实在跑不动了,效果还是一样,那个镜头只能将就。后来我跟老师讨论这个镜头的缺陷时,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在地上看天上的云好像移动得很慢,但它在天上其实已瞬息万变。我们想要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也是如此,远距离感觉不到移动的速度,只有近景、特写,才有急速和压迫的感觉。”我恍然大悟,我当时如果将镜头焦距推上去,主角不需1秒就能跑出镜头,当然会显得快多了。
操作性强的体力活
就摄影专业而言,“阳盛阴衰”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因为干摄影这一行,有时也是个体力活。记得有一年,我在新闻中看到一位出镜记者在报道浙江的台风,这位出镜记者几乎要抱着柱子才能不被吹跑,摄像记者还要扛着机子并且保证画面的稳定,对体力的要求可想而知,所以在求职时,男生就占一定的体力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女生就不能成为优秀的摄像师。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传媒梦,在经过大学四年的摄影专业学习后,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但不是说学了摄影就一定会在摄影行业工作,而是有了摄影的功底,在从事如编导、导演等工作时,会有自己的优势。如顾长卫导演,就是摄而优则导的代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