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质工程专业《晶体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7-12-29涂伟
涂伟
【摘 要】《晶体光学》是地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后续的多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本文讨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方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内容及方式三个方面,希望能为同仁们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质工程;晶体光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P5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26-0039-002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ations of the crystal optics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U Wei
(School of Enviroment and Resour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Sichuan 621010,China)
【Abstract】Crystal op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is course will influence that of many following courses which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course is strongly theoretical and also strongly practica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some problems the author encountered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the direction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ations of the course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ontents,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the contents and modes of the tests. I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to improve their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course.
【Key words】Geological engineering; Crystal optics; Educational reformations
0 引言
对于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正确地识别矿物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是他们以后能够胜任多种工作的基础。在识别矿物时,可以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手标本,也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薄片,还可以借助电子探针等高端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测试。然而,肉眼和放大镜的分辨能力毕竟有限,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本很高;而偏光显微镜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同时还具有非常低廉的使用成本,因此,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工具之一。《晶体光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使用偏光显微镜识别矿物。
1 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1.1 主要内容
《晶体光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晶体光学基础、偏光显微镜、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六个部分[1]。在西南科技大学,《晶体光学》课程共32个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讲课的16学时中,晶体光学基础占4个学时,透明矿物系统鉴定占4个学时,其余的四个部分每个占2个学时。
1.2 课程特点
1.2.1 理论性
《晶体光学》课程涉及到光学和晶体学中的很多概念或原理,例如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光的双折射、晶体的对称性等,理论性很强[1]。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该课程空间性、抽象性强,例如,光率体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立体几何图形;因此,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
1.2.2 实践性
《晶体光学》课程涉及到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以及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等内容,实践性很强[1]。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1.2.3 基础性
在西南科技大学,《晶体光学》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就为学生开设,原因是《晶体光学》课程是《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等多门重要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没学好《晶体光学》,那么学习后续课程时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晶体光学》这门课程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要确保很高的教學质量。
2 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教材的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现有的一些《晶体光学》教材晶体光学基础部分内容过少,很多内容没有详细阐述或者没有阐述,例如,光波法线和光线之间的关系、电振动矢量与电位移振动矢量之间的关系等[1,3-6]。这给一些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扰。另外,现有的一些《晶体光学》教材对于薄片的制作过程没有介绍或者介绍得不够详细[1,3-5]。这样的安排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虽然一些单位有专门的磨片人员,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地质工作者自己动手磨片,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让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掌握磨片技术,而不是仅仅简单地了解。endprint
2.2 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由于晶体光学基础部分的课时数较少,很多内容无法深入讲解,而且有些内容在所选用的教材上也没有阐述或者没有详细阐述[1]。这使得大多数学生仅仅学到了晶体光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地理解和掌握,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对基础知识的一知半解会影响他们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后续章节涉及到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得也不好,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2.3 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一部分学生对后续章节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得也不好,而在实验课上又过于强调操作规程,很多学生只是暂时记住了操作程序,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过一段时间之后或者换用另一种型号的偏光显微镜,可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了。
另外,关于仪器的操作,一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和实验操作规程可能有差别。然而,由于担心他们损坏仪器,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不鼓励学生随意操作仪器。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4 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
在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晶体光学》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平时测验、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比重分别为20%、50%和30%,采用结构评分的形式给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评分形式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试题中基础知识所占比重太低,不能够引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同样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问答题所占比重太高,学生通过考前的死记硬背也能得很高的分数,然而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再者,实验报告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实验课不像考试那样有严格的监考,因此很可能会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有些学生没有进行操作也能够把实验报告写得很好。
3 课程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改革
笔者认为,对于《晶体光学》这门理论性强的基础课来说,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教材中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需要增加,一些重要的概念或原理需要详细阐述。另外,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课时数需要增加,笔者认为6-8个学时是比较合适的,在课堂上同样也要把重要的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
3.2 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课方面,对于极其重要的晶体光学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理论之外,还应该讲解一些实例或者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鉴于《晶体光学》课程空间性、抽象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相关的教学模具和计算机软件,以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内容[2]。例如,在讲解光率体时,可以把光率體模型带到课堂上,或者使用3D软件绘制出光率体,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
实验课方面,笔者认为不要太过强调操作规程,而应该鼓励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操作仪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尽可能地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7]。
答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除了课堂上的答疑之外,还应该设法拓宽课下的答疑渠道。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机上的通信软件,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3.3 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
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应加强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核,增加这方面试题的分值比重;另外,减少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问答题所占的比重,而多出一些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的题型。另外,实验报告所占的分值比重应该减少,而应该增加实验考试,而且实验考试的分值比重应该较大,并且在实验考试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地使用偏光显微镜识别矿物。
4 总结
根据《晶体光学》课程的特点以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考核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核,所使用的考核方式应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倪志耀.晶体光学(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1-132.
[2]戴德求,陈新跃,匡文龙.《晶体光学》课堂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02-103.
[3]汪相.晶体光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3.
[4]李德惠.晶体光学(第2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120.
[5]曾广策,朱云海,叶德隆.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1-306.
[6]蒋民华.晶体物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546.
[7]杨锋,刘苏桥,白艳萍,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在晶体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66-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