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地质工程专业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
2017-12-29熊灿娟刘鸿粟梅张太乐
熊灿娟++刘鸿++粟梅++张太乐
摘 要:野外地质实习是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地质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拥有一个好的实习基地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围绕地质工程专业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目的,对学校四周的地质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体考察及剖面图的测绘,得出学校南部7公里范围内地层具有出露良好,构造地质发育,离校较近,交通便利等特点,可考虑作为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拟建实习基地。
關键词:地质工程;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4.082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类学科中必须重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训练学生把所学的地质类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教学手段。[1-4]以往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在进行构造地质填图实习时,主要借助于贵州大学在贵阳乌当区的实习基地,然而我校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区,距离实习基地甚远,约两百公里左右,学生只能在实习基地吃住,所需的实习费用较多,又常常面临着实习经费短缺的现象;加上贵阳的高校中开设地质类专业的学校较多,基本上选择以乌当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由于基地距离各个高校较远,没法早出晚归,学生需要在实习基地进行食宿,然而该基地能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往往到了实践教学阶段,还没有协调好学生的食宿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围绕学校周围开发建设野外地质实践基地,方便地质类学生开展野外认识实习和地质填图实习,成为摆在我校地质专业教师们前面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
1 野外地质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老师进行野外现场指导,教导学生学会肉眼辨别岩石的种类,沉积岩层中岩石的颜色、分类及其层厚等;锻炼学生熟悉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掌握现场判断褶皱、断层基本知识的能力,学会地质路线的观测、野外现场素描图的绘制、剖面图的实测、室内地质剖面资料的整理及绘制等等。经过在该基地进行实习,能让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初步掌握1:5万构造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流程和方法,熟悉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分析各种地质现象,加深学生对已学专业课程的理解。通过各种图件的绘制和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使学生学会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工作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 拟建实习基地主要概况
六盘水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西南部,而拟建实习区则主要集中于该校南部7公里范围内,交通条件良好,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年平均气温19℃。
(1)拟建实习基地地层出露基本情况。该区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至中生代,以古生代为主。地层出露有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三叠系地层,主要以沉积岩为主,可见岩浆岩分布。岩浆岩主要以二叠纪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广泛,柱状节理相当发育。
石炭系发育良好,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地层有大塘组(C1d)、摆佐组(C1b)、黄龙群(C2hn)、马平群(C3mp)。大塘组(C1d)上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夹少量薄层白云岩、生物灰岩及泥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以黄色页岩及黑色碳质页岩为主,见少部分粉砂岩及黑色泥灰岩;摆佐组(C1b)上部以浅灰色、灰白色厚层至块状致密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介壳灰岩及白云岩;下部为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见大量方解石团块。黄龙群(C2hn)上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生物灰岩及鲕状灰岩,含蜓类化石;下部为浅灰色块状细晶白云岩夹不规则似层状、透镜状灰岩。马平群(C3mp)上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至块状致密灰岩,局部还有白云岩;下部为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细—粗晶灰岩夹生物灰岩,底部见紫红色、灰色泥质瘤状灰岩。
二叠系出露地层有栖霞组(P1q)、茅口组(P1m)、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及龙潭组(P2l)。栖霞组分为梁山段(P1q1)和灰岩段(P1q2),梁山段(P1q1)上部为浅灰色中至厚层石英砂岩与深灰色、黑色页岩互层,夹砂岩,见煤线,下部为黄褐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夹黑色页岩,并夹有薄煤或煤线,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灰岩段上部为浅灰、灰色厚层灰岩,常含有燧石结核,下部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层间夹有黑色片状泥灰岩或钙质页岩。茅口组(P1m)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夹燧石层;下部为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见少量燧石结核及大量蜓类化石。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侵蚀面见底砾石,上部多为中风化厚层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顶部为全风化玄武土-粘土岩等古风化壳风化的沉积物,分布甚广,全区无缺失,与下伏茅口组间普遍呈现波状起伏的侵蚀面。龙潭组(P2l)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以灰色、褐色粘土岩、粉砂岩及碳质页岩为主,夹铁矿及大量煤层。
三叠系出露地层有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和关岭组(T1g)。
飞仙关组(T1f)分布广泛,按岩性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灰绿、黄绿色中至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及粉砂质粘土岩夹少量灰岩条带;第二段为灰绿色、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夹钙质细砂岩。永宁镇组(T1yn)上部主要由浅灰、灰紫中厚层状白云岩和灰岩、灰绿色薄层泥岩、紫色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下部为紫色、黄色、黄绿色、灰绿色等页岩及泥岩夹灰色泥灰岩及灰岩。关岭组(T1g)按其岩性不同,由上而下可将其分为三段;第三段为白云岩段,主要为灰色块状白云岩,顶部为角砾状白云岩;第二段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段,主要由浅灰色至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组成,局部夹灰质白云岩及角砾状灰岩,底部夹有少量钙质泥岩;第一段为泥页岩夹少量泥灰岩段,主要由黄色、黄绿色、绿色、紫色、紫红色等杂色泥页岩组成,夹少量泥灰岩,底部为绿色薄层状蒙脱石粘土岩。
(2)拟建实习基地地质构造基本情况。实习区褶皱构造发育,一级褶皱为威水背斜,在威水背斜形成过程中,伴生了许多小型褶皱。威水背斜为倒转背斜,南西翼陡、北东翼缓的特点,核部地层为石碳下统旧司组(C1j)。
区内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在双龙井-上石龙-响水公社一带有多条断层交错发育,主要为北西-南东向分布的正断层、逆断层和北东-南西向分布的多条左行平移断层。
3 结论
通过进行实地的探索,可知拟建实习区地层、地质构造特征显著,出露良好,且本次考察还在上石龙和双龙井这两个出露相当连续的地段各测了一条剖面图。综合上述所获取的资料,能够满足开篇所提及的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和构造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由于考察时间有限,更加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尤其地质构造这部分内容的完善,还有待于后期实习基地确定下来,实习路线选定后做进一步的工作才能确定。
综上所述,在学校周围开发建设野外地质实践基地,方便地质工程学生开展野外认识实习和构造填图实习是可行的,相信随着后期实地考察的深入研究,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该区的实习价值也将得到领导和学生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余际从,刘粤湘,李杰等.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J].中国地质教育,2013(04):1-5.
[2]丛金山.认真搞好野外地质实习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01):130-132.
[3]刘目兴,韩慧敏,揭毅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1):220-224.
[4]王心源,张广胜,贾冠忠等.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02).
[5]白洁.我校地理教育专业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09(02).
基金项目:贵州省采矿工程一流培育专业,黔教办高〔2017〕86号;贵州省第二批国家级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贵州省采矿工程特色专业,黔教高发[2012]426号。
作者简介:熊灿娟(1987-),女,贵州大方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