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需要向中国文化寻找源头
2017-12-29王道诚
王道诚
前不久,在文化部召开的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座谈会上,文化部雒树刚部长指出,要着力解决民族歌剧创作中存在的“唯洋是举”“唯洋是从”的认识问题,需要关注现实、加强原创,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在笔者看来,中国气派便是中国歌剧的气质与风格,中国歌剧需要向中国文化寻找源头,而不是向西方续家谱、认祖宗。正如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代小芹扮演者乔佩娟所说:“中国气派当然要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积累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益经验,但首先需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需要首先讲清楚中华民族艺术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讲清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歌剧发展道路——这便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
对此,本人深为认同。如果中国歌剧史只是欧美歌剧的“描红”和本土化,将多么浅薄和可悲!我们不妨把眼光从欧美转向中国传统戏剧,在这个聚宝盆里,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迷人的中国气质。在中国戏剧史上,无论民间小戏或戏曲,都有太多主要以歌讲(演)故事的传统。这些先驱者们以戏剧为圆心,再以歌画圆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以歌叙事的疆域,这就是我们还戏为民的舞台,这就是我们进入20世纪初受到欧美歌剧的刺激之后借以进行中国歌剧现代化的中国源流。
著名哲学家赫尔德认为:“若无历史之链,世界的一切都不过是障眼乌云或可怕的残缺。”反观中国歌剧史,只有注目往昔岁月,胸怀全球视野,才能将传统的尘土废墟建成现代的摩天大厦,纵使部分剧目或歌剧资料烟消云散,但中国歌剧的精神在任何時期,无论受到任何异域更先进歌剧的冲击,都不会泯灭。因此,我们更不能只迷恋对欧美现代歌剧,而完全忽视人类歌剧千变万化的差异,比如不同国家的戏剧传统,不同时期歌剧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完全不屑于从中国传统民间戏剧和古典戏曲中寻找中国歌剧的源流、全貌和气质。
中国的戏剧史,更像是一部歌剧、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的演进史。关于中国歌剧与中国舞剧、中国话剧和中国音乐剧的区别,简而言之,在于:歌剧主要是以歌叙事,舞剧主要是以舞叙事,话剧主要是以台词叙事,都属于单一戏剧,而音乐剧是以歌曲、舞蹈和台词综合叙事,属于整体戏剧。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气质,不可相互混淆。坐在蕴含着歌剧、舞剧、歌舞剧丰富营养的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化石和聚宝盆前,可以阅尽中华戏剧从古代简单分流到聚合再到近代、现代科学分流的兴衰过程。没有中华戏剧前辈历经数千年积累的戏剧经验,现代中国人就无法按照现代歌剧美学,理智地搜集证据与逻辑推理,分门别类地细分出中国传统歌剧与国际现代歌剧对接的戏剧与美学接口。
诚然,现代歌剧人再也无法看到关汉卿、汤显祖、李渔、孔尚任和洪异的音容笑貌,也不可能观赏到当年原版《窦娥冤》《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中的歌舞升平,但完全可以如侦探小说里那位“角落中的老人”一样,通过看到历代“传字辈”们的剧目重排和文字记载,重构这些剧目的创作与演出过程,体会中国歌剧的独特气质。所以,中国歌剧创作者应该知道,空气中一旦缺少氧气就无法燃烧,我们应该重点探索火是怎样被点燃的。如果中国歌剧创作一味地“唯洋是举”“唯洋是从”,忽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不重点利用中国传统歌剧的“氧气”,只能是消耗生命,而不是燃烧生命。这样的中国歌剧界,是没有前途的。
在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运动倡导的现代性成为主流之后,我们遇到的最大选择是中国传统歌剧是否面临终结的问题。既然中国歌剧改良的西化冲动就是要找寻一种新的美学智慧、一种新的戏剧结构、一种全新的咏叹调和宣叙调,那么,这种歌剧在与中国观众发生实际性的接触之后就变得釜底抽薪,成为无米之炊。我们以为自己被解放了、现代化了,实际上是向西方“续了家谱、认了祖宗”,从而被另一套“欧美歌剧”叙事体系所支配和掌控。于是,中国传统歌剧犹如沙滩上的一张手画出的脸,被大浪淘沙拍得面目全非、甚至无踪无影。
其实,中国传统歌剧和现代欧美歌剧都有一个共同的坐标,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歌舞讲(演)故事”。它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歌剧实际上需要中西歌剧资源一起来支撑它,对任何一方的偏袒都是掩耳盗铃、以偏概全。这就需要“解构”,去发现、阐明两种不同的歌剧的意义,然后去融合、优化、整合中外歌剧的对立二元结构问题。
正如当年沈健在《中国歌剧的过去与将来》(载于1929年《交大月刊》第2期)一文中所说:“就中国的戏剧史看,差不多可说全是歌剧——虽然中国戏剧也插入了不少的说白,但戏剧的精华所集,全是在歌,说白只是为了观众的便利而已,然而介绍欧洲的歌剧到中国来,也是为了要创造中国的新歌剧。”
这才是戏剧改良运动之后一条正确的中国歌剧现代化之路。无论在民国时期,延安秧歌剧运动时期,还是在1949年以后,特别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中国歌剧界于1957年和1961年展开的中国新歌剧的两次大讨论。大批剧作家用他们的作品,基本解决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问题,出现了一大批经典传承、一票难求、万人空巷、老少皆唱的中国歌剧。不料想,近三四十年以来,“崇洋媚外”的思潮开始回潮、反水,一路向西,导致中国歌剧的健全性和整体性受损,造成自我的焦灼感、焦虑感。洋腔洋调,自我表现,自我膨胀,自我欣赏,无票房、无市场的所谓世界首创、世界首演的中国歌剧又占据、污染了中国的戏剧舞台,并一窝蜂地去争抢名目繁多的获奖高地、基金高地。这正是中国歌剧当下的忧患与怪象。
总而言之,中国歌剧的前世和今生都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正如雒部长所说,造成如今歌剧优秀创作人才匮乏、创作心态浮躁的原因,还是创作者深入生活不够,对人民的真情实感表现得不够,对民族歌剧的了解不够深刻,因而造成创作民族歌剧的功底和能力不够等诸多问题。因而,树立中国歌剧的气质,需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的关系,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创作方向,决不可再向西方“续家谱、认祖宗”。而应该像成熟的谷穗一样,弯腰下沉接地气,时时刻刻面对自己脚下的黄土地,面对眼前的锦绣河山、绿色田野,以工匠精神做好中国歌剧的守护者和盘活者——民族的根在哪里,中国歌剧就在哪里。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群众喜不喜欢、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作品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从而以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三大标准共筑中国歌剧舞台艺术的绿色环保工程,吹响中国歌剧健康发展、再创辉煌的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