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应“以效评学、评教”
2017-12-29牛其刚牛书成李爱国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一、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工作不应成为教学评价的核心
从课堂教学的目的来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母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是教学活动的子目的,子目的从属并依赖于母目的,并为母目的实现服务。没有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只有一个,就是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其它任何因素都服务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教育活动不应成为教学评价的核心。
教师的教育工作是教学评价的核心的错误定位使教学评价重过程评价轻结果评价。测试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最终标准,不管教师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状态如何,只要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就说明教学过程是高效的,反之则是低效的。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重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测试,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评价。而现行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分数的大部分权重偏向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轻视甚至忽视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测试这一评价教学效果的终极标准。
(二)教师不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
既然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是从属并服务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因素,那么教师就不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地位是辅,作用是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而现行体制过分强调了教师教育活动的作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和主导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属于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成为完成教师教育活动的工具,这种关系的倒置使得现行教育在教学中重教师作用的评价,轻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评价更关注教育活动,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管理意识至上,服务意识缺失。
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导因素的错位使教学评价重教师的教育过程,轻学生的学习过程。离开学习活动的独立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活动必须经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生效,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育活动服务于学习活动。而现行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控制,致使教育活动控制学习活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被动学习。
(三)教师教学行为不应成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学评价依据是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而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手段、教学表现等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内容不是教学目标的范围,不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它们只是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虽然为教学目标服务,但它不应是教育评价的依据,不能直接参与教学评价。而现行教学评价把教师的教学手段当作教学目标,使其参与了教学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学评价的依据的错位的直接后果:以教评教、以教评学情况严重。从教育活动的从属性可以看出,教育活动从属并服务于学习活动,这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的从属性,也就是说,离开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育活动没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依赖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高低确定教育活动效果的高低,只要学生的学习效果好,教育活动的效果就好,反之亦然。而现行教学评价中对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评价存在许多独立于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之外的成分,造成以教评教,以教评学的错位,致使教师的公开课“表演”的成份增加,实效的内容减少。
二、教学评价的正确思路
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已经找到,就不难得出教学评价的正确标准。那就是:评学、评教一把“尺”,以效评学、评教。这里所说的“效”就是学生某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高低是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客观和终极的标准。
(一)这把“尺子”和教学目的一致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二者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如果检验标准和检验目的不一致,检验就失去意义。而“效”就是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标准,通过测试就可检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二)这把“尺子”是客观的评价标准
现行教学评价中,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行为评价存在很大的主观成份,在评教过程中会出现各说各的理,甚至会出现同一教育行为不同的人会给出相反结论的评价,其可操作性令人质疑。如教师的板书水平高多会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高,但细细想来,教师的板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必然联系吗?这显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以板书的水平高低评價教师的客观性大大降低。以教评教、评学的问题在于手段和目的的错位,这种错位使现行教学评价中存在很多不是教学目标的内容。而学生学习效果测试和教师的教育活动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教学效果测试符合客观的含义,这种客观性使学生学习效果测试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加,结论的一致性也不容质疑。
(三)这把尺子为创新教学方式铺平了道路
本质上讲,教师的教育方式只是实现学生学习目的的手段,目的是第一位的,手段是第二位的,手段为目的服务,手段从属于目的。目的是重要的,目的不变,而手段是可以变的,只要能达到目的,采取什么手段似乎都可以。由于以效评学、评教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轻教师的教育过程,摆正了教学过程中手段和目的的正确关系,使教师的教育方式的传统束缚因素大大减少,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会各显神通,新的教学方式会不断出现。
三、以效评学、评教的操作模式
其实现行学校期中、期末测试就是对教学效果的长周期的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的课时教学评价可如下操作。
首先,提前一小时告知教师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一小时课堂教学准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内容应是进度内的新内容,否则测试结果准确性会大大降低;二是教师的一小时教学准备期间,教师不能和学生接触,不然也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现行教师公开课多提前告知或自备,教学内容有的已“预演”多次,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表演”,教学完美性大大提高,但其客观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其次,由评学、评教人员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准备10~20分钟的测试题,以备测试之用。测试内容应和教学目标相符,测试内容的量要适度。
第三,让教师自由完成5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讲授、探究、讨论等任意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评学、评教人员观摩50分钟课堂教学。
第四,评学、评教测试。课堂教学结束后,由评学、评教人员组织学生完成测试,测试结束后对学生测试题进行评判,得出各个学生的测试分数,以其平均分作为评学、评教的论据,其分值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作者单位:河北省阜城县漫河乡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