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教学中史料的选用
2017-12-29李少玉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多样,史料教学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思想史教学必须要运用史料教学,才能真切完整地把握思想的内涵,但运用史料教学要讲究方法,如果方法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但耗时还可能出现误解。
关键词:史料;思想史;教师;学生
高中历史必修Ⅲ思想史专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思想史,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运用思想史,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历史教材局限于篇幅,对思想史讲解的过简,甚至显得支离破碎,教师讲的蜻蜓点水,学生学的也是稀里糊涂。如何克服教材固有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史料教学法是重要途径之一。
史料的甄别弃取是史料教学的第一步,材料选取的好不好,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好的史料要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针对性是指能说明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不能偏离教材而不着边际,也不能过于深奥而望而却步。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佶屈聱牙,枯燥无味,要贴近生活,要雅而不俗,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总之,好的史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要使学生有求知的渴望,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史料不能多而杂,要少而精
如讲孟子学说背景时,不少教师列举了一大堆史料,或者干脆省略不讲,让学生学的吃力而不轻松,迷蒙而不透彻。我们可以直接选用孟子自己的言论,来说明其学说的背景和意图。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
此段材料着墨不多,却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孔子学说受到来自墨子和杨子的冲击,以及孟子要重新宣扬孔子学说,以辟墨、杨的时代背景交代的一清二楚。教师让学生去解读材料,既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又可以得出孟子倡导儒学的目的,从而加深对孟子学说的理解。
再如,我们在讲解宋明理学背景时,可以选用宋初儒士孙复的一段话:
“儒者之辱,始于战国,杨朱、墨翟乱于前,申不害、韩非杂之于后。汉魏以下,则又甚焉。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彼以死生、祸福、虚无、报应为事,千万其端,绐我生民,绝灭仁义,以塞天下之耳;屏弃礼乐,以涂天下之目。天下之人,愚众贤寡,惧其死生祸福报应人之若彼也,莫不争举而竞趋之。”——(宋)孙复
同样,此段材料寥寥数语,却意近而旨远,将儒学的“曲折命运”做了一番梭理,可谓简短而精炼,比我们平时列举一大堆材料要省事明了得多。通过材料的呈现、解读,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回忆儒学与其他学说的不同点,尤其是与佛、道学说的分歧,理解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以及宋朝儒士复兴儒学的目的。这样,既复习了其他学说内容,也有助于对宋明理学背景的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宋明理学。
二、不能支离破碎,要尽量全面
片面的材料只能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史料要尽量全面,但是我们往往局限于史料掌握的不足,不能全面的认识历史,尤其是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不能站在整体的高度,全面的掌握史料,可能我们对他的学说一知半解,或有失偏颇。教材往往也局限于篇幅,不可能对一个人学说全面介绍,因而只指其一,教师则紧随教材,不加挖掘,毫不分析的固守教材观点,再传授给学生,学生也紧随教师,这样“以讹传讹”,犹如“瞎子摸象”,知识不能正确的得到传播。
例如,必修Ⅲ对荀子学说的介绍,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他的“性恶论”思想,教师也往往列举“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史料作为论据,加上教材的定论,因此,教师、学生对他的“性恶论”坚信不疑,只要一提到荀子的“伦理观”,大家不假思索就是“性恶论”,给人感觉是荀子在批判人性的“丑陋”。殊不知,荀子只是肯定了人的正常欲望,而不是简单的加以“恶”名。我们通过以下两段史料可以清晰的看出。
“人之有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 ;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可见,人性并不是简单的“恶”,荀子的“性恶论”,只是把人性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而已,无所谓“善”与“恶”,你能说禹的人性也是恶的吗?
再如,我们在讲“宋明理学”这一课时,教材列举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教师往往依据教材观点,对朱熹的这一学说大加鞭挞,仿佛告诉学生朱熹是“灭绝人性”“不通情理”的“恶魔”。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观点,不对朱熹思想全面认识,仅仅依据一两段材料来武断的得出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殊不知,朱熹在讲“存天理,灭人欲”时,说了以下两段话。
“天下事事物物皆知有个定理。定者,如寒之必衣,饥之必食,更不用商量。”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原来,朱熹所谓的“人欲”,是指超越人的正常需求而言的,他也肯定了人的正常欲望,穿衣吃饭是“天理”,超越了限度才是“人欲”,而不是人只要有欲望就是“私欲”。朱熹讲的很全面,很具体,一点都不极端,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全面掌握史料,因而对朱熹产生了误解,学生自然也全盘接受了。
三、盡量多用比较性的史料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深入。运用历史比较法,穿越时空界限,将不同时代人的思想放在一起去比较,反复研习,才能更清晰、更深入剖析思想发展的历程,把握思想发展的内涵。我们以古代“民本”思想演变为例,可以列举以下史料进行分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董仲舒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程氏遗书》卷五
“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
通过上述材料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古代“民本”思想,随着君权的不断强化,而不断削弱,再到明清时期,黄宗羲重新发掘并超越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让史料说话,让学生去研读,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明显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
再如,我们在讲儒家的“义利观”时,可选用如下材料进行对比: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程颢
“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戴震
同样,通过材料的比较,可以看出儒家的“義利观”也经历了由相对合理,到绝对化,再回到合理的历程。历史观念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深深的印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还可以将儒家的“民本”观和“义利观”进行比较,二者经历的轨迹有极其相似之处,导致二者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让学生去归纳分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能力,又能加深对传统思想文化深刻认识和理解。
当然思想的比较,异中也有同。如我们在讲述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时,可以与法家思想比较: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
在讲“天人感应”思想时,可以和先秦儒家思想进行比较: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在阴阳缪而妖孽生矣。”——董仲舒
关于董仲舒的思想来源,教材只是简单说明了董仲舒吸收了先秦的法家、儒家以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并没有史料支撑说明。通过上述比较性史料的列举,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思想有很多类似之处,也正说明了中国古代众家思想是殊途同归,百虑一致的。
综上所述,材料的选取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既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又要细心地品读材料,不能信手拈来,要深思熟虑。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如果教师语焉不详,必然会贻误学生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要尽量多的占有材料,二要善于利用选择史料。史料的占有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参或教学辅导资料,平时要多读书,多做笔记,和教材有关的好史料要及时记录在案,做个有心人,备课时信手拈来,这样你的课自然会精彩准确,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2]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
[3]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