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刘墉
2017-12-29刘轩
有个著名经纪人曾经告诉我,艺人都应该有一个特质:同样的曲子唱十遍、同样的故事讲十遍,不但不会厌腻,还会一次比一次更起劲儿。
如果这么说,那我父亲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训练我当一个艺人了。
例如吃饭时,他总会夹起一块肥肉,先向在座的客人们宣示他的胆固醇很高,但碰到老婆做的梅干扣肉还是欲罢不能,接着便问:“儿子,这个叫什么?”我则脸不离碗地立刻回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次都让满桌的人笑起来。
有时候我觉得老爸一定是闷坏了,老是需要我陪他唱双簧。我19岁那年放暑假回家,满口还是ABC腔调,就跟着他一起演讲,场场爆满。但是突然有一天,他跟我说他不讲了。我慌了:“那我怎么办?”他说:“你活了那么大,总该有些自己的故事吧!”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下子给予我严格的训练,一下子又松手,说:“你自己决定吧!”更扯的是,他还把“你自己决定吧”写成文章。
对他来说,时时刻刻都是教育机会。跟他在森林里跑步就像是在上自然课;而碰到哪里有书法作品,我总是低头快闪,因为他一定会叫我念出上面的字。对我妹妹也不例外,即使现在,他还是会摆个小白板在餐桌旁,边吃饭边考她生字。他每餐必高谈阔论,而且讲完一个笑话,还会补充:“这个嘛,叫逆向思考幽默,先设下引子,铺陈笑点……”顿时让笑话变得一点都不好笑。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功夫小子》,就觉得老爸很像影片里的老师傅,看似叫徒弟给汽车打蜡,其实在教他空手道。为了给我灌输为家里服务的精神,他派我去院子里捡松果;为了教我细心,他叫我用湿纸巾擦一棵假树的叶子,一片一片地擦,漏一片就要罚钱。老爸看我在那儿苦干,笑得合不拢嘴,还拿出相机拍照。我知道他拍照的原因:为了把这个情节写到下一本书里。
不过讲句公道话,他怎么要求我,也会怎么要求自己。跟我约时间,他总是会说:“我几时几分到。”他说约时间要准确,一方面是尊重对方,另一方面则是让对方知道你会准时。而他真的不会迟到。即使跟我约,如果晚到了几分钟,他也会道歉。跟他合作过的人说他“难搞”,但他极度可靠,说的一定做到。光是这一点,我就可能一辈子也学不来。
有时候我想,难怪老爸会念师大,因为他天生就是个老师。教育他人是他的乐趣,也是他的动力。当然,我们全家和周遭的朋友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了他的“教材”,我们的私事还变成了他学生的功课(真不好意思啊!)。虽然我对外开玩笑说,我很高兴当个“混账”儿子,好给我老爸提供写作素材,但事实上我时常不希望被他写到。在大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根本不想打电话回家,直到有一天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他说自己家境不好,父亲老是在工作,从来不跟他聊天。但某晚他父亲偷偷走进房间,把《超越自己》那本书翻到其中一篇,留在他的床头柜上。那篇文章叫《在风雨中成长》,他看了以后,才了解到他父亲是爱他的,所以他想要谢谢我。
近年来,父亲开始为偏远地区捐钱盖学校,盖的几十所都是以家人的名字命名,从来不用自己的名字。有一次我们全家去贵阳探访,在吉普车上坐了好几个小时才来到山区,看到几十个学生挥着旗子跑出来欢迎我们。我們给他们发巧克力,看他们跳舞表演,老爸还叫我妹妹拿出小提琴演奏给他们听,随之又掏出他的照相机。我在旁边偷笑。一方面,我知道这又将成为老爸的写作素材;但另一方面,看到他骄傲的表情,我内心也真为他高兴,因为此刻他是大家的“刘爸爸”“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