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贫自如

2017-12-29李浅予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7年6期

古代竹刻家多安贫乐道之士。明代竹刻大家濮仲谦是金陵派创始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手快,作品值钱,按说,他应该生活得很富足才是,事实却是,“而仲谦赤贫自如也”。

赤贫,是濮仲谦的选择。他爱惜羽毛,不愿意让自己喜爱的艺术沦为赚钱工具。而他能做到“赤贫自如”,还和他生活的时代有关。显然,那时候的人对这些安贫乐道的艺术家,还是相当尊重、善待的。

清代的傅少英也生活在这样的“好”时代。褚德彝在《竹人续录》中说,钱塘傅少英“非窘极不轻奏刀”———没米下锅了,他才会拿起刻刀。他这种对艺术的态度时人不仅尊重,而且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当事者闻其名,不令作苦工,令其刻扇边。”

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想过这种赤贫自如的生活,已成为一种奢望。在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的年代,即使你愿意安貧乐道,你的妻子也不会愿意,你也不忍心你的孩子跟着你受苦。

但这不妨碍我们选择这样一种生活:尽可能克制自己的物欲,活得淡然、自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