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与对策探析
2017-12-29秦亮亮
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指明了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高效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既能起到设疑、释疑和反馈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兴趣,激发数学思维,推动数学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又使学生问有所悟、问有所得,享受身心的愉悦,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素养。然而,纵观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低效提问比比皆是,亟需深入探究其不适应新课改理念、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教学发展规律的深层次原因,为形成课堂高效提问,明晰提问背后深层次的教学价值取向,切实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堂低效提问现象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否精准、有效,直接决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及深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反思我们的教学, 课堂提问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 具体表现为“四重四轻”。
(一)“重”教而“轻”学
相当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仍错误地认为,课堂教学中,只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就能自然而然生成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活动。但事实上,大多数教师提问的关注点,仍在于学生的回答是否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一致,如果一致,就以为是通过“启发”取得了成功,而缺少对正在进行中的当下学情的关照。也就是说,“提问”成为“规范”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是需要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的框,且课堂教学中仍大量充斥着“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虚假提问,学生学习无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思考,其实质是一种把“教”凌驾于“学”之上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捆绑学生思维的表现。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提问应当切实做到“以生为本”,立足于让“教”为“学”服务,才是真正的高效之基。
(二)“重”表面形式而“轻”内涵本真
数学课堂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低层次问题”和“高层次问题两类”。“低层次问题”是指无需学生思考介入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往往带着《课课通》《名师一点通》等所谓的教学资料,当教师提出低层次的问题时,一般都能在这些资料上找得到答案,或是在教科书中直接有现成答案可寻。学生依葫芦画瓢,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师生问答很是顺畅,但其实,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理解到何种深度,仍然只是一个谜;而“高层次问题”,是指需要学生更多思维参与,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的问题。这种问题,有时答案并不唯一,但都是需要学生必须联结两个以上知识点,进行组合式思维操作才能回答的问题。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曾经有教师关注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都要提上百个问题,平均每分钟提3~5个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12~20秒就要回答一个问题,哪有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积极的思考?有“量”无“质”或“低质”的提问,只是具备了提问的形,而对于提问需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本质的内涵,差距甚远。低层次水平上低效提问的重复,对学生高水平认知能力的提升不仅无益,还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
(三)“重”单向提问而“轻”立体交流
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依然基本上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由教师评价答案或再抛出后续问题”的层面,呈现“师—生—师”的单向进程、个别互动模式,教师自始至终掌控着整个互动的进程,而期待出现的理想中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 等具有浓厚交流气氛的立体交流却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出现过,更谈不上课堂的生成,及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引导、高效使用。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只有教师积极创设提问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之间观念的交互碰撞,才能激荡出更多富含个性与深度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我们所追求与期待的。
(四)“重”临场发挥而“轻”精心预设
事实上,很少有教师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性规划,许多教师习惯上从大的方面把握教学内容的进程,而缺少对于所提问题深入、细致的思考,导致对于课前提问的准备少且设计不当,必然造成课堂提问时随意性大,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强,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或过于繁琐、或过于宽泛,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找不到回答的方向。也有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缺乏有效反思,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失位,造成所提问题很多,却往往“不知所云”,为学生所诟病。更甚者,有个别教师非但缺少对提问优秀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反而把提问作为对违规学生的惩罚方式,这样的提问理所当然激不起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课堂低效提问的对策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提问的种种现象,迫切需要我们以“重视学生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识欲”等高效教学行为特征为标准,对数学课堂提问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以更有效地发挥出提问的作用,实现提问价值的最大化。
(一)关注核心问题,用大问题导引學生思维不断深入
核心问题是指从教学整体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考虑,设计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大问题,一般一堂课上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两个。核心问题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规避传统教学中零碎的、肤浅的、判断式的、学生思考活动短暂的应答式问题的弊端。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连续提了9个问题:①要买商品需要什么?②(课件分别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它吗?③(课件分别出示1角纸币和硬币,以及1分硬币)你们认识它吗?④(练习本每本1元钱)老师付10角可以吗?⑤猜一猜:1角=( )分?⑥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依次出示:纸币5角、硬币5角、纸币5分、硬币2分)⑦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枚5分可以换1枚1角?⑧(买1元2角的邮票)可以怎样付?⑨ (铅笔3角、气球2角、方格本8角、胶带9角、胶棒7角)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虽然准确,然而所提问题过多、过细、过小、过碎,“满堂问”的现象很严重,即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定的参与,但因缺少积极主动的认知与情感的参与,却很难真正将认识人民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内化,表面上很热闹,实质只是少部分学生的应付,课堂效果较低。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两个核心问题:①我们怎样才能帮助懒羊羊认识生活中的钱呢?②懒羊羊想买1支1元的棒棒糖,该怎样付钱呢?
这样基于“核心问题”的大问题教学,既使课堂教學主线分明,又较为充分地体现出“以学定教”的理念。
(二)抓住关键节点,精心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串
所谓课堂关键节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个成功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围绕“核心问题”设置富有数学价值的问题串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有序,有助于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24时记时法”,为了能让学生对抽象的时间具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围绕如何建造“24时时间尺”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借助直观理解抽象的时间内涵的建构。
师:要想在短的时间尺上找到上面4个时刻(3:00,9:00,17:00,23:00)的位置,有的有点难度。怎么办呢?
生:把两把短的时间尺合并成一把长的时间尺。
师:想一想,合并后的长的时间尺和原来两把短的时间尺相比,哪些刻度是不变的,哪些刻度是变化的?会怎么变?
生:第一圈不变,第二圈是变化的,所以第二圈的刻度要重新标,把原来下午1时改成13时。
师:为什么要加上12呢?
生:因为第二圈是接在第一圈后面的,所以要加12。
师:把学习单第2题中的时间尺标注完成。同样是12后面的第1个刻度,为什么一个标“1”,另一个标“13”?
师:现在,你能将这4个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在时间尺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完成后,指名上黑板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5个问题环环相扣,组成了一组问题串,有效地为解决“核心问题”打下了基础。问题串设计的成功与否,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重视提问问题串的设计,要做到围绕核心问题,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把握提问时机,引发深入探究的学习兴趣
问题的提出,还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既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能在学生最需要点拨时,顺势提出问题,才能让学生把已有经验和认识建立起联系,才能真正引发学生深人探究的浓厚兴趣。
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入学习主题。
师: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出示苹果和铁圈)套准了就把苹果送给他。(指名六至八个同学)
师:请这些同学站好了,他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讨论或实践后会自觉地站成一个圆圈)
师:(适时提问)为什么不站成一条直线,而是站成一个圆圈呢,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奥秘吗?
(学生兴趣高涨,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教师上课一开始就问,玩“套圈游戏”时,为什么不站成一条直线,而是站成一个圆圈呢?学生没有探究问题的心理需求,激不起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问过早,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学习了圆以后,再拿出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再认,又激不起他们对圆的本质的探究兴趣。只有在学生迫切需要根据规则,思考后有了“为了公平,必须要让每位学生所站的位置跟苹果的距离”的认识后,教师提出“为什么不站成一条直线,而是站成一个圆圈呢,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奥秘吗”的问题,才是真正能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兴趣的问题,从而顺利过渡到对所要学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