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处体现尊重
2017-12-29尚媛媛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核心思想,从孔子、柏拉图再到卢梭,他们的教育思想莫不如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上世纪中叶,它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培养出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的“完整的人(the whole person)”(罗杰斯)。其教育理念已渗透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对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对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目标描述的要求里提到了“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和“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因此创建“人本中心”的高中英语课堂是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目标的核心,而对学生的尊重是实现“人本中心”课堂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更要从教学细节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课堂上,教师如何尊重学生,是近年来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英语课堂教学是鲜活的语言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学生传达着信息。课堂教学的艺术,不仅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转承和衔接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经验,常常体现在对这些细节的妥善处理上。
一、从精心设问的方式上体现尊重
课堂提问是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行为,也是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最直接的途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提问的场合,有时,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特别是教授语法及词汇时,教师用得最多的问句是:
Do you understand?/Are you clear?/Have you got it?
这样的句子中,逻辑主语都是“你”(学生),让人感到,听懂听不懂的责任都在“你”,“我”(教师)已经完成了任务,或者没有责任了。但同样的意思,如果改为:
Do I make myself understood?/Does it make sense?
这样的句子中,逻辑主语是“我”或是“我的解释”,听懂听不懂的责任就在“我”。如此,听者听来就会感觉相互“平等”很多。仅仅一句简单的问句,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平等意识和对学生的尊重。
细数一下课堂上教师请同学回答问题时用到的“Please”的次数,也可以感受到教师在文化意识上的敏感性以及潜移默化地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良苦用心。
教师在设计阅读课型时,通常会有“Pre-reading discussion”和“Post-reading discussion”环节。教师在设计话题时考虑较多的是话题和文章的联系,以及对文章主题方面的挖掘,很少考虑到提问的细节。比如在学习《新概念英语III》Lesson 37“The Westhaven Express”时,教师在导入中以“News Bulletin”的形式,介绍了2011年7月发生在温州的高铁事故,预设的问题是:
1. What’s your response and will the news affect the way you travel?
2.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ragedy of the Wenzhou train collision?
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按照上面的预设来提问,学生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思考。对于这样重大的、关乎生命安全的事件来说,如果从参与者的角度去思考,效果或许会完全不同。于是,我把两个问题改成了:
1.What were the passengers’ response and would the news affect the way they travel?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ragedy of the Wenzhou train collision?
問题1后面另附了一张PPT,介绍了当时乘客的反映以及影响,用以对比同学们的答案。
问题2中,我把you改为了we,也是希望能与学生共同反思。修改之后,教学基本达到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从聆听答问的态度上体现尊重
有提问就有回答。在问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去聆听学生的答问。他们也许会表达欠佳,也许会词不达意,甚至会答非所问。教师应该不急不躁、不离不弃地聆听,适时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从失误走向正确,共享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表达自己,不急于打断学生的陈述,不轻易当场纠错,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引导其他学生仔细聆听,相互激励,寻找共鸣,这就是倾听的艺术。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思想是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的,教师仅仅是起着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马明老师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科学习的文化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一次参与后成功的喜悦,情感领域得到丰富的发展。而教师适时介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反对‘告诉’教育、‘复制’教育。”要将这样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学生,配以适当的指导,学生才会逐渐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最终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给学生“六解放”中的第四条提到“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能谈,让他们有说话的自由、提问题的自由”。因此我们应该还给学生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鼓励学生敢看、善看,即敢于看书,善于看世界(即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因为学生只有多看,才能视野开阔,在“看”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为创造奠定基础。
在最近的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在向学生介绍并播放了Thandie Newton的TED Talk “Embracing otherness,embracing myself ”后,请同学独立思考后,再和大家分享“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itle”。一位平时不常发言的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谈了自己的观点。
“The talk gave by Thandie is wonderful, the title Embracing otherness, embracing myself is interesting, but after watching the 15-minute show, I can’t understand what she is saying, even with the English subtitle. I think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things are hard to understand, but I will try my best. ”
说到这里,他突然中断了发言。我及时抓住了观点中提到的“philosophy things”,对该同学进行了鼓励与肯定。然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屏息等待。一分钟后,在教师鼓励的目光和同学的热切期盼中,这位同学终于再次开口:
“I think she was talking about how to face indifference, discriminate, and unfair in our live. In my opinion, racism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We can’t choose our skin color, our pupil color, so we must face it bravely. During Thandie’s childhood, she suffered a lot from racism, but she didn’t give up. ”
虽然他的发言中存在不少语法与表达上的错误,但是他的勇气和思考给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有了这样的经历后,这位同学今后会更有勇气表达自己,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从平等对话交流中体现尊重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拉近心理距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比讲课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因素。教师应该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能够把学生提出的稚嫩問题和天真想法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教育“情感化”。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师生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如果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就会成为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情感交流。
每年的9月17日是美国的Constitution Day,我们在当天英语教学的听说环节里观看了那天的CNN Student News,从里面了解到了有关Constitution Day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教师发自内心地感慨了一句:
“I felt bad when I learnt that the American students started to know about their country’s constitution when they were young, while I, an adult, know nothing about our country’s constitution.”
由此引发了关于“我们了解多少中国宪法”的对话,激起了学生“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也促成了学生在听说课上关于“公民是否应当了解宪法”“国家应当如何普及宪法”的热烈讨论。
正是因为平日里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形成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学生才敢于畅所欲言,也增强了与教师对话的信心,有了充分表达自我的勇气。这样的情感交流同样也会让教师感动,引发教师更多的思考。
很多课堂教学案例都有力地验证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一节课的亮点,或者成为败笔。对细节的灵活处理,适时地调整预设,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精彩生成。教师只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细心为学生着想,有时刻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就不是一句空谈。上面所提到的只是课堂教学细节中体现尊重需要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的地方,比如课文教学导入中问题的提出、结束时问题讨论的设计、词汇讲解中例句的使用,等等。
诚然,要真正创建“人本中心”的高中英语课堂,除了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上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现状:要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从而充分备课;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并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的价值都有所体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