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段: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2017-12-29孔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7年8期

小学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中年段,学生年龄一般是9~11岁,这一时期在小学教育中,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一、小学中年段是学生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人的大脑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不断在发育和增长,并在青年期完成成长的全过程。大脑的生长过程不是匀速和直线发展的,而是非匀速和分阶段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互影响、环环紧扣,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尽管9岁后儿童的脑重增加很少,但是脑细胞内部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大脑的各项功能进一步逐渐趋于成熟。

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化和功能的成熟,三、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还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一题多解的数量增加。

二、小学中年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小学中年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中年段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

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性逐渐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学生的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学生各种活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这一时期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此时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小学中年段是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学生的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三年级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但是,此年段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很有限,需要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

由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扰也会随之而来,所以,他们开始了不安的学习生活。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不注重引导,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惑而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沦落为后进生或者“问题儿童”。

四、小学中年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关键期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可见,改正不良习惯的艰难。事实上,很多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直到高中以后也未能改正过来,成为他们学习中看不见的“拦路虎”。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人们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得人们丧失所有的创造力。相反,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永动机”,是他们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三、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因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他们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

从意志力的发展来看,三、四年级是学生通过克己而主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尽管他们的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和不稳定的,但是,三、四年级学生的意志发展正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他们的行动从受外界(例如教师和家长)的权威约束、调节,逐步发展到受内部自我认识的制约、调节。他们意志行动的动机增强,目的性显著提高,开始形成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

小学中年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始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即使没有直接的奖励,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他们也会努力达到较好的学习结果。间接性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学习恒心的重要动力,而恒心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三年级,尤其四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期。如果教育得法,将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他们的学业取得成功。

五、小学中年段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关键期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学生的品德发展将会发生如下一些变化:在品德认识方面,由直观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过渡;在品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学生无论对自己评价还是对他人评价,都从情感评价、片面评价和效果评价逐步转向原则性评价、全面评价和行为动机评价。在行为方面,知行脱节的行为明显增多,也就是说,言行不一或者知而不行的现象开始增多。

三、四年级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品德发展也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一般来讲,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則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往往言行不一致。这个时期品德教育的关键是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道德行为的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所以,超越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落后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也会妨碍孩子的成长。

(作者单位:盖州市徐屯学校)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