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龙吹打乐文化传

2017-12-29巴南区胡平原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巴南区乐手锣鼓

□文/巴南区 胡平原

接龙吹打乐文化传

□文/巴南区 胡平原

巴南区接龙吹打乐,是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从古至今,冬去春来,接龙吹打乐,与接龙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接龙吹打,振兴乡镇文化,接龙吹打,直抒人们心中情怀!桥,场名则以桥名而定,顾名思义,而接龙。

接龙吹打乐,历史悠久,渊源流传。接龙吹打其发源、发生、发展与巴渝吹打乐的历史几乎同步,从考古的角度来讲,明朝年间从当地古墓中发现了

接龙由来 吹打概况

在重庆巴南区的民间,关于接龙地名的传说,各说不一,传说有三。其一,传说远古年代吉祥的龙从姜家方向来了,憨厚的人们纷纷前去迎接,而接龙;其二,姜家舞龙远近闻名,当舞龙队伍即将来到此地时,热情好客的人们纷纷前去迎接,而接龙;其三,民间传说,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大兴土木,修场建集,开山凿石,无意中打断了龙脉,而后,“亡羊补牢”,修桥连接龙脉,此桥取名接龙一些吹打乐器。由此可以推断接龙吹打乐发源于明代,发展在明末清初,成熟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初期。

文革特殊年代,曾一度时期遭到冷落,但民俗文化是流淌在人们血液里的文化,因此,这里的人们对接龙吹打乐一往情深,如醉如痴。又加之巴县实施了“民保工程”和之后的巴南区“大美巴南,大善巴南”的文化工程,人们家家户户,人人热爱接龙吹打乐,故已形成了接龙吹打乐这一文化艺术奇葩。

吹打曲乐 丰富多彩

接龙吹打乐的门类齐全,曲目丰富。据区文化委统计,现有三大类别,七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吹打乐、锣鼓乐、吹打唱。七大品种是:丫溪调、下河调、昆词、青山调、教仪调、将军锣鼓、伴舞锣鼓。

接龙吹打乐的曲目,据巴南文化丛书记载,共有983首。其中:丫溪调有吹打乐曲152首,锣鼓乐曲193首;下河调有吹打乐曲125首,锣鼓乐曲165首;教仪调有吹打唱乐曲103首,锣鼓乐曲35首;青山调有吹打乐曲108首;将军锣鼓有锣鼓乐曲21首;伴舞锣鼓有锣鼓乐曲18首;昆词有吹打唱乐曲63首。合计有吹打乐曲385首,锣鼓乐曲432首,吹打唱乐曲166首。

吹奏类,主要是唢呐。唢呐有5种不同规格,高中低音调的唢呐。

打击类,主要是鼓。有堂鼓、大堂鼓、小堂鼓、二鼓、饼子鼓、板鼓、盆鼓。其次是锣,有川锣、蛮锣、京锣、包锣、当锣、花鼓锣、小锣、马锣、二星。还有钹,包括大钹、小钹、铰子、铙钹、镲;梆,包括木鱼、竹节鼓、木梆、竹梆。

除此之外,还有碰铃、磬等。拉弹类,有二胡、中胡、大胡、板胡、京胡等,个别乐班也用扬琴。

接龙乐曲,目前已收集到的有1500首。代表优秀曲目有:《鸡公调》《哪里哪里抬起来》《懒龙翻身》《蜂子朝王》《大开门》《鸭子下滩》《丫溪流水》《清水音》《节节高》《凤凰蛋》等。

传承曲乐 发扬光大

接龙吹打乐是群众性的民俗文化,全镇人民几乎人人都会很多种类的曲乐。因此,接龙吹打乐在这里熠熠生辉,发扬光大。据镇文化服务中心统计,目前吹打乐乐手现有3000名左右,其间接龙镇的农民乐手约1200名,新传承乐手约1000名。被重庆市命名的20位巴渝吹打乐手中,接龙吹打乐乐手就有16名。其中的已故乐手王文君还是重庆市的民间艺术家,唐佑伦、李治春是接龙吹打乐的国家级传承人,还有吴立平等市级传承人7名,区级传承人9名,镇村传承人就更多了。近年来,接龙镇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了传承人培养工作的力度,在接龙镇7所学校、17个村,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传承人培养工作,于是,接龙的乐手不断茁壮成长,现在增加到2200人。

在传承培养方面,唐佑伦老师较为突出。于是,我拜访了他。今年57岁的唐佑伦先生,是塘边村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一丝不苟传授接龙吹打乐。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吹打乐器的民间艺术家,他对我说,在一度时期里,非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传统技艺的传人普遍存在年纪偏大的状况。于是,他果断采取措施,广收门徒(学生),把学员扩展到村里的小学校和镇里的中心校。

唐老师对我说:“接龙吹打乐是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要发扬它,必须从娃娃抓起,培养传统文化新的民间传承人。”唐老师还说:“虽然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在未来并不会从事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但是对他们热爱本土优秀文化遗产意义十分重大,这对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孩子就是接龙吹打的希望,他们就像种子一样,有了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接龙吹打是一门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愿把所掌握的吹奏技巧传授给后人,让它与人们相伴,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像唐老师这样热爱接龙吹打乐的民间艺术家,所以,接龙吹打后继有人,前程似锦,而且他们将这一民俗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

如今,巴南区已有乐班260多个、乐手3000多人,保存有上百年的古老乐器26件,其中4件的传承历史在200年以上。在接龙镇,乐手们不仅为本地民众婚丧寿庆吹奏演出,而且无数次组团参加市、区(县)赛演,将接龙吹打乐发扬光大!

接龙吹打 文化价值

接龙吹打乐,不仅丰富了接龙镇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还提升了文化价值。

1991年12月,重庆市正式命名接龙为“民间吹打乐之乡”。

1999年11月,重庆市又将接龙吹打乐确定为“巴渝民间十大艺术”之一。

2007年,渝办发(2007)154号文件公布,接龙吹打乐为重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接龙吹打乐曲目,从2007年起,几次参加重庆市文化艺术节表演,吹打乐受到观众喜爱,特别是《鸭子下滩》节目,这首曲子妙趣横生,用民间吹打把鸭子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再现了农村放鸭人闲适的生活场景,因此,荣获重庆市乡村文艺汇演一等奖。

2011年9月16日至19日,接龙吹打节目《鸭子下滩》《节节高》等,参加在河北省永年县中国第一届吹歌节比赛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

2014年10月26日至28日,接龙吹打乐《闹春》《鸡公调》等,参加在河北省永年县中国第二届吹歌节获得特别奖励和二等奖。

《接龙吹打乐》已经被巴南区、重庆市、中央及台湾电视台摄制成专题影视片和光盘,向全国人民和海外侨民播放,声名远播,受到赞扬。

近年来,接龙党政,还出版了约80万字的《接龙吹打乐》专号书籍和20余万字的《乡乐新韵——接龙吹打乐论文选》专辑。

接龙吹打乐,伴随着中国乡村文化的不断发展,扎根在巴南区接龙镇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传承本土文化,潜心挖掘、创新民间吹打乐,形成接龙流派的风格,已成为重庆市农村区域崛起的民间音乐队伍。

2006年5月20日,接龙吹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龙吹打乐,民俗文化,艺术奇葩,可喜可贺!接龙吹打乐,传递文化福音,讴歌新农村!接龙,因吹打乐而声名远播!◇

猜你喜欢

巴南区乐手锣鼓
邵伯锣鼓小牌子
巴南区科协专题研究区农技协联合会工作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演出就要开始了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论民乐合奏中指挥对乐手的纵向听觉培养
舞台迷宫
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重庆市巴南区:一个监督政府预算的基层样本
暑假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