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2017-12-29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渔业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舟山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施辰阳,白炜炜,陈李庆,陈柏峰,李伟东,杨华云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从渔业捕捞产值、船舶数量与功率及渔业就业人员状况等角度,对资源衰退背景条件下舟山地区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舟山地区的海洋渔业资源在当前高强度、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模式下,面临着渔业资源衰退与枯竭的危机。同时,对大规模过度捕捞、严重的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混乱渔业资源产权与作业生产秩序等造成舟山渔业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从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优化捕捞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海洋法制、明晰资源产权、加快产业升级和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保障舟山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渔业资源;危机;可持续发展;对策;舟山

随着全球陆域可开发资源的衰减,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浙江省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保障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舟山群岛作为浙江的东海明珠,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发展舟山群岛国家新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15年,舟山市“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以海洋生态渔业为重要目标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对优化和壮大浙江省的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海洋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当前不完善的海洋资源保护与海洋环境管理措施条件下,舟山渔场的海洋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导致区域渔业资源锐减,无形中使得海洋捕捞业步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海洋自然渔业资源衰退的背景下,海洋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管理的研究重点[1-3]。如何实现舟山地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改善舟山地区的海洋环境,为区域海洋渔业经济的永续发展谋求新的出路,是现代舟山海洋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战略性课题[4]。

1 舟山海洋渔业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带动舟山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5],同时,也是舟山地区探索新资源、开拓新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舟山市海洋渔业捕捞业总产值已从2003年的41.64亿元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96.11亿元。当前,海洋渔业经济已成为舟山地区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之一。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与舟山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1.1 渔业捕捞产量与产值

早在1999年,农业部就提出了实行渔业资源“捕捞零增长”的要求。但通过《舟山市渔业生产统计年报(2011—2015年)》数据分析发现[6],舟山海洋捕捞产量呈上升趋势。捕捞量从2011年的110.16万t增加到2015年的121.86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2.57%;全市海洋捕捞产值也从2011年的77.7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6.11亿元,年平均增幅为7.78%(见图1)。海洋渔业经济产值约占舟山地区GDP的70%,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

此外,对舟山地区2015年主要海产品产量的统计分析发现(表1),常见鱼类(小黄鱼、鲳鱼等)的捕捞量还在快速增加中(增长率6.7%~5.3%),海洋渔业资源处于严重的过度捕捞状态。小黄鱼等5类主要海产品的捕捞量占全年总量的51.76%,海洋渔业的捕捞种类过分集中,具有高度依赖性。渔业资源利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合理性,区域渔业经济产业分布不均,使得海洋渔业产业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1.2 渔船数量与船舶功率

舟山宽阔的海域为捕捞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近年来,捕捞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帆张网和拖网等作业方式的捕捞渔船,分别占舟山捕捞渔船的36%和29%[7],表2为2015年5月舟山地区典型捕捞工具的海洋捕捞产量表。由表2可知,除拖虾和机流网外,其它的捕捞作业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海洋捕捞的作业密度在不断增加,使得舟山渔场的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8]。

表1 2015年舟山市主要海产品产量

表2 2015年5月舟山市部分典型捕捞工具的海洋捕捞产量统计

无序的管理制度下,舟山地区的捕捞船最高峰时,达到近12300余艘。随着捕捞船数量和功率的增加,舟山地区的海洋渔业资源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压力剧增,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近年来,通过对捕捞渔船数量的限制,使得舟山捕捞渔船总数量和总功率都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2015年全市机动渔船总量共7758艘,比2014年减少859艘,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58.55%。全市机动渔船总功率共计162.89万kW,比2014年增长0.3%。其中,捕捞与养殖船共129.23万kW,下降了0.4%;渔业辅助船共33.66万kW,增长了2.8%。区域渔船的总功率和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基本实现了不再快速增长。

1.3 渔业从业人员状况

据统计,2015年舟山渔业从业人员共9.9万人。其中舟山籍渔民8.0万人,占总人数的80.81%。渔业从业者中捕捞人员约为6.8万人,占渔业从业总人数的68.69%,其中国内捕捞从业者5.8万人。对比2006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发现,相比2006年,2015年舟山地区从事国内捕捞的从业人员增加了14%;从事远洋渔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了55.5%。此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兴起,舟山地区海水养殖业的从业人员,10年间增加了约3000人,增幅为86.4%。另一方面,渔民老龄化程度呈现出加速趋势,40岁以上的从业者占比超过75%,而30岁以下的仅占10%。

2 舟山渔业资源发展危机原因分析

2.1 渔业资源的大规模过度捕捞

作为我国渔业资源生产力最高的海域之一,舟山渔场共有鱼类365种[9]。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舟山渔民忽视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固有特点,盲目追求高产,提高捕捞强度,严重破坏了区域渔业资源的自调能力。许多过去常见的海产品呈现枯竭的态势,以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为指标,“四大海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的CPUE从资源繁盛期的3 t/kW快速衰退至现在的0.5 t/kW以下的捕获量。舟山渔场已经逐渐步入“无鱼可捕”的超饱和状态。此外,渔业资源表现出的退化迹象,也干扰了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正常循环,进一步加剧了整个渔业资源系统恶性循环。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生态资源面临枯竭的最直接和最核心的原因。

2.2 捕捞工具阻碍渔业资源循环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捕捞工具的全方位使用,渔民开始无节制地提高对“四大海鱼”的捕捞强度,远远超过了渔业资源固有的再生长能力,使其种群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此外,由于近海和外海渔场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高负荷的捕捞压力已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扭转的恶化影响,众多海洋渔业资源已逐渐衰退并枯竭。长此以往,区域渔业资源的自我调节能力将彻底丧失。因此,不合理的现代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

2.3 海水养殖业困难与风险并存

随着舟山近海海洋生物生产力的逐年下降,海水养殖已成为实现舟山地区渔业增效的一条必由之路,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困难。由于海水养殖存在“三高”(高风险、高技术和高成本)的短板,使得嵊泗、岱山等的渔民依然倾向于自然渔场的捕捞生产方式。此外,不科学的海水养殖还会导致水体有机营养物过剩,使得藻类等浮游生物旺盛繁殖,形成“赤潮”[11-12],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再者,由于舟山地处东南沿海,是典型的台风多发带,使得海水养殖业存在巨大的行业风险,一旦遭受强台风袭击,近海养殖业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2.4 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2015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13],全市沿岸海域海水的超标污染物主要为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两大类。以典型月为例,3月海水水质最差,无I类、II类和III类海水;10月相对较好,海水水质主要以III类、IV类和劣IV类为主。近海海域水体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其中中度和重度富营养化累计占比超过50%,水体污染严重。

表3 2015年舟山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舟山近岸海域的水体污染物大部分来源于附近海域沿岸的大、中城市和上海市排海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同时,舟山地区的生产、生活废水通过河道等排入海洋也给海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排入海洋的污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致使舟山近岸海域的水体呈现出高度的富营养化,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导致赤潮时有发生。虽然从2014年开始,舟山通过“五水共治”工程已对相关海域进行一定的治理,但尚未从根本上逆转和根治污染源,使得当前舟山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优劣不定,海洋渔业等资源的恢复未能有效改善[8]。

2.5 渔业资源产权与秩序混乱

随着法制化的不断深入,舟山渔政主管部门近年来也采取了各项措施规范渔业生产。如规定伏季休渔制、人工增殖放流等手段以平衡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但由于区域性渔政执法力度薄弱,致使许多渔民无视国家的渔业法规,违犯休渔规定、非法使用渔具、擅自改变作业类型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一些原已匮乏的渔业资源(如鲳鱼、墨鱼、带鱼等)无法得到有效的恢复[14],严重制约了舟山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渔业资源价值归属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海洋渔业捕捞量的配额制度尚未实施,不仅使得海洋渔业过度捕捞的现状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也使得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无据可依。

2.6 远洋捕捞锐减且风险渐增

早在2008年,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明确了“强化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的目标。在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的现实背景下,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对舟山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作用,促进了舟山远洋渔业经济的发展。但2001年中日、中韩专属经济区协议的签订和生效,使舟山地区的远洋海洋渔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作业渔场“40%丧失,40%受严格管束”和“近2.7万本地渔民面临失业”。这使得舟山渔场的有效捕捞面积锐减,加速了以自然海洋捕捞业为主体的舟山传统产业的萎缩和衰退,也加剧了远洋捕捞的风险。

3 舟山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国内外有关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与协调稳固海洋经济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Costanza R.[15]认为要控制海洋生态破坏的现状,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效协调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生态之间的步调;Martinez M.L.等[16]通过建立海洋生态经济评估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Sylvain P.等[17]借助生态系统的相关规划理论,研究了海洋渔业经济波动规律,提出了以生态-社会-经济利益为基础的衡量标准。盖美[18]、高乐华[19]等应用可变模糊识别方法,研究了海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的关系,综合评价测算了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间的胁迫关系。上述这些研究都未能从具体的管理措施角度,提出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因此,本文从舟山海洋渔业的实际出发,以“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稳固壮大海洋经济”为中心,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7个方面对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3.1 控制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对于渔业资源捕捞强度的控制,首先,要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从重视渔获物的产量转移到重视渔获物的质量。其次,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资源掠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移到生态、可循环的环境友好发展模式。最后,对于可合理开发利用的渔业资源,要抓好“开源”与“节流”两方面的工作。通过加强海洋生态修复的力度,有效推进海洋渔场示范区建设,进而逐步恢复渔业资源,实现“开源”的目标。同时,要完善伏季休渔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做好“节流”工作,确保渔业资源被合理、合法、可持续地开发利用[15]。

3.2 优化捕捞结构,推进渔业多元化

调整优化捕捞结构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调整舟山海洋渔业捕捞结构,严格执行休渔制,引导舟山渔民开拓新渔场,严格限制帆张网、底拖网等高强度作业,同时适度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大型深水围网作业,适时引导和合理发展钓业、笼捕等作业结构,逐步推动捕捞作业专业化及多样化[7]。二是开发远洋作业空间,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特别是跨境、跨洋的远洋捕捞。在基于稳妥的跨境远洋渔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群岛海洋渔业的跨洋远洋渔业,推进建设全国重点远洋(跨洋)渔业基地,分流国内近海的捕捞强度,促使舟山海洋捕捞产业得以健康发展。

3.3 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生态循环渔业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的进程中,应始终以提高海洋捕捞产业科技含量为主线,逐步加大对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海洋渔业[20]。具体到舟山渔业,首先,应充分发挥科技在循环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建立“绿色渔业科技支撑体系”,最终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零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相关渔政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开发循环渔业经济信息系统和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为推动循环渔业稳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此外,也要充分发挥舟山地区各渔业龙头企业、海洋类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循环渔业、绿色渔业。

3.4 加强海洋法制,健全监管措施

根据舟山海域的环境特点,建立和完善污染源监控网络体系。不仅要推进近海海域环境容量的研究工作,更要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保护立法,建立健全海洋保护法律体系。完备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科学的海洋环境管理措施是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同时,相关科研和管理部门还应加大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工作,有效掌握海洋污染物迁移路线及污染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实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5 明晰资源产权,强化渔政管理

海洋渔业作为一种公共的生态环境资源,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的产权和使用量度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明确自身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责权基础上,对渔业捕捞单位和个体及海洋排污者征收资源补偿税费,强化渔政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努力降低海洋污染源排放强度;其次要加强对禁渔区的管辖,严厉打击禁渔期的非法捕捞行为,取缔涉渔“三无”渔船[21];最后通过建立并实施可允许捕捞总量(TAC)制度,降低渔业捕捞压力,发展环境影响小、选择性高的作业形式,促进舟山地区捕捞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3.6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22]。一方面,可通过推进作业渔船的升级,鼓励渔民对渔船实施更新换代,提高作业渔船的整体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进行渔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能增强产业体制的生命力。应以新型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契机,对接各地的大型超市,实施“渔超对接”产业链,拓展海产品市场。此外,还应依托科技提升,强化海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高海洋渔业产业附加值,转型海洋捕捞业,增强渔业产业综合实力。

3.7 引导公众参与,建立群众护渔机制

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仅靠渔政等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最终将无法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9],加强公众参与的普及度和参与度是保障海洋保护工作的基石。应通过报刊等多种宣传载体向大众宣传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充分激发公众的监督权和举报权,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管理的新型护渔机制。在正确协调好个人利益和全局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为舟山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也是舟山的未来发展源泉所在。我们从海洋渔业资源中谋求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应该确保渔业资源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壮大和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乎舟山海洋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应当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面落实各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持措施,科学、有效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最终实现“人海和谐、人海共生”的环境友好发展模式;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危机,实现舟山地区海洋经济产业的优质、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1]杨振姣,崔俊,范洪颖, 等. 中国海洋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32(4): 12-19.

[2]高乐华, 高强.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其协调度测算[J].资源科学, 2012, 32(1): 173-184.

[3]陈尚, 任大川, 夏涛, 等.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J].生态学报, 2013, 33(19): 6254-6263.

[4]高乐华, 高强.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界定与构成研究[J].生态经济, 2012(2): 62-66.

[5]李佳璐, 胡昊, 贾大山.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 2015, 34(6): 942-948.

[6]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舟山市渔业生产统计年报[Z]. 2011-2015. http://www.zsoaf.gov.cn.

[7]邬云鹏, 王飞, 林杭宾,等. 舟山市海洋捕捞产业现状的初步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0(10): 3086-3088.

[8]王辉, 杨美丽. 资源衰退下的舟山渔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5): 42-44.

[9]李娜.舟山市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10]赵淑江, 夏灵敏, 李汝伟, 等. 舟山渔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 32(2): 44-48.

[11]沈国英, 黄凌风, 郭丰, 等. 海洋生态学(第三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2]杨持. 生态学(第三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3]2015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Z]. http://www.zhou shan.gov.cn/web/ zhzf/ zwdt/bmdt/ 201604/ t20160421_821959.shtml.

[14]刘召凤, 俞存根. 浙江舟山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10): 51-52.

[15]Costanza R.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ortance of the ocea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2): 199-213.

[16]Martínez M.L., Intralawan A., Vázquez G., et al. The coasts of our world: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ortan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3(2-3): 254-272.

[17]Pioch S., Saussola P., Kilfoyleb K., et al. Ecological design of marine construction for socio-economic benefits: Ecosystem integration of a pipeline in coral reef area[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9): 148-152.

[18]盖美, 周荔.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的辽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 2011, 33(2): 356-363.

[19]高乐华. 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0]刘雅丹. 以继续教育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J]. 继续教育, 2010, 24(8): 16-18.

[21]耿相魁, 王兴阳. 构筑舟山渔场常态化治理机制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16, 33(3): 27-31.

[22]岳冬冬, 王鲁民. 我国海洋捕捞产值修正与渔获平均价格变化趋势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41(5): 498-502.

AnalysisandDiscussionofthePresentSituationofMarineFisheryResources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inZhoushan

SHI Chen-yang, BAI Wei-wei, CHEN Li-qing, CHEN Bai-feng,LI Wei-dong, YANG Hua-yun
(Qianjiang College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6 ,China)

In this paper,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rine fishery in Zhoush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ource deplet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fishery production, number and power of ships as well as situation of personnel engaging in fishery. Marine fishery of Zhoushanwerefacing the crisis of resource depletion and exhaustion due to present unreasonabl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eanwhile, major causes of such resource crisis such as large-scale overfishing, serious marine pollution, sever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unclear properties of fishery resources, disorderly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fishery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At last,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guarante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for marine fishery in Zhoushan, including strictly controlling fishing intensity, optimizing fishing structures, strengthe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reinforcing marine legal systems, clarifying resource properties, facilitating industry upgrading and gui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fishery resources; cri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Zhoushan

2017-05-1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5B07001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224448),钱江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7QJXS05)。

施辰阳(1995-),男,浙江舟山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

李伟东(1978-),男,浙江建德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及环境资源管理研究工作。

X24

A

1673-9655(2017)06-0011-06

猜你喜欢

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