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春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2017-12-29彭伟
彭 伟
(焉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巴州 841100)
焉耆县春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彭 伟
(焉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巴州 841100)
小麦是焉耆盆地的主栽作物,因此选好小麦良种,对焉耆盆地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目前该盆地的小麦品种以新春6号为主栽品种,其具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但不具有增产的潜力,优良性状已经开始退化。针对此问题,于2016年选择了6个品种进行对比展示,以期筛选出适合该盆地种植的主栽品种和1~2个搭配品种,并为今后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春小麦;品种;对比试验
1 对比展示地点
展示地点为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墩村二组,地理位置为东经 86°11′00″、北纬 42°3′54″,展示点总面积 4.9 hm2,参试品种面积4.0 hm2。
2 对比展示点的参试品种
新春6号、新春26号、新春31号、新春37号、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共6个品种,以本地主栽品种新春6号为对照。
3 展示点的土地情况
该展示点的地力在焉耆县属中上水平,前作为玉米,产量水平为780 kg/667 m2,秋季进行秋翻冬灌,春季于3月5日进行旋耕整地,整地时施基肥磷酸二铵25 kg。
4 播种
(1)播种时间:3月7日。
(2)播量:根据各品种的粒重,调整为不同的播量,使各品种达到一致的群体结构。
(3)播种方式:25行播种机等行距条播,面积为0.7 hm2。
(4)施肥: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10 kg、复合钾肥7 kg。
5 田间管理
5.1 化除化控
(1)化除化控在4月18日人工一次性进行。
(2)化除化控剂型、用量:化除试剂用2,4-D丁酯70 g/667 m2,化控用矮壮素 150 g/667 m2。
5.2 灌溉
(1)灌溉方式:采用滴灌。
(2)滴水次数:全生育期共滴水11次,第一水在4月22日,除二水间隔时间为12 d外,其余各水均间隔10 d左右。
(3)灌水量:第一水灌水45 m3左右,其余各水灌35 m3左右,全生育期灌水400 m3左右。
5.3 施肥
(1)施肥方式:第一水前进行人工撒施,其余均随水滴施。
(2)施肥次数:全生育期共施肥5次。
(3)施肥量:第一、二、三水各施尿素10 kg,第四水施尿素8 kg,第五水施尿素7 kg,全生育期施尿素45 kg。
(4)虫害(蚜虫)防治:6月12日进行飞防,但效果不佳,随后于6月15日进行人工防治。防治药剂及用量为:飞防吡虫啉用量为10 g/667 m2左右,人防吡虫啉用量为15 g/667 m2左右、磷酸二氢钾100 g/667 m2。
6 农艺性状表现
农艺性状表现见表1~表3。
从表2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排序中看出,新春6号和新春37号主要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排序在首位,其次为新春41号和新春26号,综合性状排序在第3位的为新春38号,最差的为新春31号。
表1 基本农艺性状表现
表2 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及排序
表3 构建产量三大要素性状表现
7 抗逆性
(1)黑胚: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2)抗倒性:新春38号抗倒性差,倒伏较重;新春31号有点片倒伏。
(3)感锈病:新春6号、新春41号易感锈病。
(4)小穗不孕:除新春6号外,其他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孕,新春31号特别明显,其落黄差,适应性较差。
(5)其他:新春41号性状不稳、整齐度差,同时穗轴有明显的病变,且较严重。
8 小结
通过该试验表明:新春6号仍继续作为主栽品种,新春31号、新春41号被淘汰,具体如下。
(1)新春6号:从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上看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该试验的表现中,认为仍可作为主栽品种。
(2)新春31号:从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上看均为最差,而且产量与新春6号差距较大,在该试验中产量相差215.7 kg,而且该品种在大田生产中适应性较差、抽穗较早,说明穗分化期较短,不易形成大穗,产量低,效益差,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顶端不孕较重,落黄差。
(3)新春41号:该品种产量虽位居第二,但性状不稳,易感锈病,同时穗轴有明显的病变,较严重,感病株率高达30%左右。如在灌浆初期感病,造成整穗不灌浆,因此应作淘汰处理。
(4)新春38号:应做重点推广,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均较好,穗大粒重,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
(5)新春26号、新春37号:仍可做试验进一步观察。
1005-2690(2017)12-0127-02
S512.1
B
2017-11-27)